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本明治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日本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金、银、铜大量流出,造成国用匮乏。1714年德川幕府拟订贸易法,即正德新商法。其要点为:第一,规定来航清船,为年30艘。其中华船27艘,南洋各国船3艘。第二,贸易银额限6千贯,每艘191贯。第三,限定的清船,年年授以信牌(又名“割符”),有牌者许互市,否则许。1715年,幕府遣使赴长崎,召集清船主发布新商法,对中日贸易的数量、金额、往来船只等均作了种种限制和削减。因此,中日贸易经过日本幕府正德新商法的推行,日趋衰微,直至日本明治维新,均无复起色。

——摘编自方宪堂《古代中日贸易概述》

材料二   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年),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已占有相当份额。日本对中、美贸易额合计约占日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日本面对国内较贫乏的资源及落后的农村经济,较薄弱的国内市场,尤为注重从对外贸易,特别是对华贸易方面寻求出路。其“贸易立国”的重要内容即是打入中国市场,输出机械制品,获取自身缺乏而中国颇为丰富的各种资源已成为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的日本的一项重要“国策”。“三井”“三菱”等日本近代垄断经济财阀集团的形成、发展无不深深得益于此时期的对华贸易。这些急剧膨胀起来的现代金融垄断财团是日本对华贸易的主力。

——摘编自娄向哲《近代中日贸易对日本经济发展之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德川幕府后期和大正时期对华贸易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日贸易对日本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明治政府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的出台,士族失去了政治权利。废刀令和征兵制的实施,剥夺了士族的军事特权。最后明治政府实行金禄公债制度,用赎买的方式剥夺了士族的经济来源。明治初期政权是建立在宫廷、贵族和萨长倒幕派三大支柱基础上的。讨幕战争胜利,国内大局已定后,萨长两派开始争权夺利,矛盾日趋激化。1877年,以西乡隆盛为首的萨摩士族借口“暗杀西乡”事件悍然挑起西南战争。

历时8个月的西南战争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战争中政府军伤亡15000余人,萨军战死达6293人;政府用于征讨的费用总额达4200万日元。通过这场战争顽固守旧的士族基本上被消灭,此后,日本国内大规模反政府叛乱基本没有发生。西南战争后的明治政府加快了日本近代的陆海军建设,使新式军队逐渐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工具和日本称雄于世界的筹码;巨额战费通过各种途径都变为资本家的资本,一些与政府有关联的公司、企业,如三菱、三井等都通过参与经营军需物资和为战争进行其他方面的服务在战争中获得巨额利润,得到飞速发展。西南战争后,一些自由派士族开始从武装反抗转向合法政治斗争,这使自由民权运动在日本得以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摘编自田富《明治维新的转折点——西南战争》等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西南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西南战争的影响。
2022-05-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