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本明治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883年,日本政府修建豪华的鹿鸣馆,馆内设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室——餐厅、舞厅、游艺厅等。有日本学者将其视为“轻佻”行为,担心由此失去“日本人的特性”。福泽谕吉则提出应尽量少抛弃日本传统文化,同时尽量多吸收西方文化。由此可见,当时日本(       
A.德川幕府统治危机加剧B.明治维新缺乏社会基础
C.社会文化观念日趋理性D.文明开化遭到普遍抵制
2024-06-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2 . 19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中,国学知识分子只有汉学的十分之一、而汉学的知识分子只有洋学的一半。同时,教育家福泽谕吉的书一版再版,其《西洋事情》和《劝学篇》(立足于人权、平等、自由等思想)在十余年中分别销售20多万和70多万册。这一现象(     
A.助推了日本社会的新陈代谢B.为“明治维新”奠定了思想基础
C.消除了封建观念的社会根基D.反映了教育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2024-05-17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治四年(1871)政府颁布“断发脱刀令”,后又废止常礼服,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同时禁止“切腹”“混浴”,体现了明治维新的(     
A.脱亚入欧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富国强兵
2024-04-28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对明治维新时期与天皇相关的文献、照片等进行考察,抽象概括出天皇形象的三个侧面(如表所示)。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日本(     
形象例证
万世一系的现人神天皇在巡行途中通过“御触”为百姓治病
文明开化的引导者喜欢日式料理,在宫内总是和式装束的天皇,拍摄蓄西式发型、身着法式军服坐在洋式座椅上两手扶剑的“御影”,将其悬挂于驻外公使馆,并下赐到各县官厅供官民礼拜
超脱政治的施政者《大日本帝国宪法》制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权力君主的形象
A.封建等级制度强化B.共和政体名不副实
C.天皇权威得到加强D.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基于近代立宪主义而制定的宪法。如表为该宪法的部分条文。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日本(     
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
第三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条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依本宪法规定实行之
第七条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
第八条天皇……于帝国议会闭会期间,可发布代法律之敕令
A.与英国政体的形式存在本质性区别B.政治转型具有浓厚专制色彩
C.天皇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工具D.明治维新基本脱离日本国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日本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福田谕吉在1882年写道:“与对国家力量的考虑相比,国家内部的统治问题、政府落入何人之手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即使是一个在名义上和形式上都独裁的政府,只要它能足够强大以使日本强大,我就对它感到满意。”这一思想(     
A.埋下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隐患B.体现了日本追求富强的信念
C.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为日本的君主专制奠定基础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在执政初期还面临巨大的反政府势力,在矛盾丛生的执政早期,保持政权稳定、重建社会秩序、理清发展思路、推动革新进程是明治政府的第一要义。为了和俄国宣誓边境地区的主权,日本政府在边境地区开发自然资源,并兴办大量工厂,因而一些失地农民成为新兴产业工人。1870年,明治政府颁布《海外留学生规则》,在明治政府看来,劳工移民只会在西方世界留下日本不文明国家的印象,而留学生则代表了日本社会的精英,会提升日本的国家形象。明治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实施的一系列新政策,促进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流动,但明治政府并未立即组织大规模海外移民,相反却颁布法律严禁任何日本劳工去夏威夷或美国大陆。据日本外务省领事移住部的数据,1868~1884年间,日本海外移民总数才1354人。

——摘编自杜娟《近代日本移民政策的转变》

材料二   1970年以来,中国掀起海外移民大潮,持续至今,成为世界移民大潮的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放宽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限制;1978年年底中国施行改革开放政策,放宽乃至取消对海外移民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数以亿计的发展中国家移民涌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随着全球化引发的人力、资本、技术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加速,199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移民也呈现汹涌之势。尤其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大批中国商民、留学生随着中国商品、产业与资本的输出以及对先进教育的渴求,奔赴世界各地。据统计,1978~2006年,每年出国留学的数量激增至20~30万人。即使回归比例在提升,滞留在外的留学人员数量也远超回国者。据《人民日报》201365日报道:“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达87%”。

——摘编自庄国土《全球化时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初期限制劳工海外移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0年以后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其原因。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77年,日本生丝出口量仅为中国生丝出口量的30%,价值仅为中国的19%,但到1897年,日本生丝出口量已经达到中国生丝出口量的70%,而日本的生丝出口值则为中国生丝出口值的102%。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日本国内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明治维新完成日本近代化进程D.垄断资本主义发挥了主导作用
2024-03-24更新 | 482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被奉为日本“文化之神”的菅原道真曾提出“和魂汉才”即以日本精神为主体,让中国汉代以来的智慧为己用。明治维新之后,开启了思想转变的序幕,将“和魂汉才”变成“和魂洋才”即在保留本国传统文化同时,应用西方现代技术,吸纳西方文化社会制度,促进日本的进一步发展,走上了强国之路。该材料的启示是(     
A.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的强盛B.洋才优于汉才是日本转变的根源
C.应该在变革中坚守文化自信D.只有学习西方文化才是强国之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2022-09-08更新 | 7271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励志班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