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印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些史诗都是由游吟诗人歌唱、口耳相传留下来的。也就是说这些诗是变化的,是根据时代和听众的反映不同而发展的。”据此可知,古代史诗(     
A.准确传递过往历史B.符合当时时代特征
C.体现各地文化交流D.拥有极高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传说是毗耶娑,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该史诗大约定型于2—4世纪,是漫长的历史积累的产物,是许多人不断加工扩充的结果,其中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从中可得出,该书(  )
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
C.侧面反映古代印度社会风貌D.是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
2020-10-15更新 | 1203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背记练(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摩诃婆罗多》的作者,印度传统的说法是毗耶娑(广博仙人),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4世纪之间。是纪元前后几百年间许多人积累和加工的产物,内容多为神话传说。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
C.侧面反映古代印度社会风貌D.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在《梨俱吠陀》中,吠舍主要从事土地耕种;被雅利安人所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中有一部分是没有土地,只能在农村当佃、雇农,或在城市从事屠宰等“不洁”行业的人,充当仆役或奴隶;而“社会高层”的婆罗门则任职祭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是研究种姓制度的一手史料B.种姓制是造成社会矛盾的根源
C.佛教深刻影响着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D.种姓是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亚与美洲的文化

史料一 婆罗门有效地利用了他们精通的《吠陀经》即赞美诗。这些赞美诗在举行宗教仪式和献祭时被大声朗诵。它们通过口头代代相传而留存下来,由于它们在人们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所以被逐词逐音地熟记。作为这一宝贵遗产的保管人和传送者,婆罗门能够以高于世俗首长刹帝利的印度社会领导人的身份,坚持并实施自己的主张。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佛教到12世纪末,也就是穆斯林土耳其人到达之时,它仅存在于少数几个地方,并处于没落状态。这一伟大的宗教运动从其诞生地反常地消失的一个原因是,它未能为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危机做好准备,未能为出生、结婚、去世和俗人生活中其他一些关键性的转变提供种种仪式。对比之下,婆罗门则准备好自己的种种礼仪。这一事实保证他们尽管遭到改革者们的攻击却仍能生存下去。此外,更重要的是,婆罗门自己也从事改革。他们在富于哲理性的经典《奥义书》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向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三 玛雅人创造了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及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与当时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不相上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四 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也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的城市中心倾颓;甚至可能直接由入侵者捣毁了玛雅宗教建筑,发生“犁庭扫穴”的大灾变。

——摘编自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1)史料一反映出印度文化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什么?说明印度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史料二反映出佛教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三提及的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
(4)据史料四,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
2023-01-21更新 | 666次组卷 | 6卷引用: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6 . 一、邮票的中外联合发行

联合发行邮票是中外两国同时发行相同题材、甚至相同图案的邮票,其中历史元素往往是联合发行邮票的主要选题。以下是中外联合发行的部分邮票。

1.以上五组邮票中涉及到五个中国以外的古代文明成果。将这些文明成果所属的序号与下列示意图中的位置相匹配。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2.套票(1)所示的两处宫殿建筑群,目前的主要职能是(     )(单选)
A.图书馆B.出版社C.博物馆D.政府机构
3.套票(2)中,图坦卡蒙的身份是(     )(单选)
A.君主B.祭司C.诸侯D.外戚
4.套票(3)的两个建筑,除体现高超的建筑艺术外,还能体现(     )(单选)
A.民主与选举B.信仰与祭祀C.航海与贸易D.选官与监察
5.套票(4)所示的两个建筑均与某宗教有关。该宗教是(     )(单选)
A.婆罗门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
6.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套票(2)图坦卡蒙法老金面罩头像所代表的文明的原始史料有___________(双选)
ABCD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

电影《埃及艳后》
剧照

7 . 早期人类在世界各地曾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上的世界性帝国助推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图1                                                                                             图2
   
                                               图3
1.观察上述帝国统治范围,他们共同连接的古代文明区域有________(三选)
A.埃及文明B.希腊文明C.印度文明D.两河文明
2.促使上述古代帝国先后崛起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单选)
A.交通的便利B.农耕文明的发展C.贸易交流的频繁D.教育的普及
3.有学者认为:波斯帝国的征服(战争规模和征服区域)大大超过了它以前的帝国,可以说明这一观点的有________(单选)
①地跨亚欧非三大洲②实行行省制度
③较完善的税收系统④任用马其顿人担任主要职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古代波斯帝国修筑了众多驿道,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罗马帝国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古代帝国修建大通道意在________(单选)
A.强化地区控制B.发展商业贸易C.推动文明交流D.方便民众生活
5.公元1世纪以来,在古代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佛像制作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强调自然的写实性。上述风格形成的历史原因是________(单选)
A.种姓制度的实施B.婆罗门教的盛行
C.波斯帝国的统治D.亚历山大的东征
6.某一古代帝国盘踞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掌握亚欧的陆上交通线约600年。其最高统治者使用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尊号,同时又宣称自己是东罗马皇帝的正统继承者。这一帝国是________(单选)
A.德里苏丹国B.奥斯曼帝国C.阿拉伯帝国D.俄罗斯帝国
7.希腊艺术家米隆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创作青铜雕塑《掷铁饼者》,原作已经遗失,左图是古罗马时期艺术家雕刻的大理石复制品。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左图所示雕塑,是研究古代希腊审美情趣的        ,(单选)是研究古罗马雕刻技术的        。(单选)
   
A.原始资料B.非原始资料
8.根据考古发现和学者研究,古罗马时期的人民曾大量复制“掷铁饼者”雕塑,结合所学,说说这些复制出来的文物具有怎样的研究价值?
2023-12-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当代印度著名政治家、哲学家、作家拉贾戈帕拉查理曾经说过:“一个人旅行了全印度,看到了一切东西,可是除非他读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他不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在此,他所要强调的是两部作品的:
A.文学价值
B.艺术价值
C.史学价值
D.精神价值
2019-09-02更新 | 720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