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希腊医学的萌芽产生于荷马时代。古希腊地处地中海北岸,东与小亚细亚半岛隔爱琴海相望,南与埃及隔海相望,同时由于商业发达与古老的两河流域、印度文明联系密切。(k荷马史诗》记载,“埃及肥沃的大地上……居民个个精通药理”。在希波战争后的“黄金时代”,与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相对应的是古希腊医学在希波克拉底手中达到了理论和经验方面的完全成熟。“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的医学开始以人为中心,治病不再是神的功绩而是人的努力。哲学家阿尔克迈恩是当时有名的生理学家,发现了耳咽管、视神经等。《荷马史诗》中记载着“他一个人值数条命,因为他可以无可匹敌地从伤口处拔除箭,用药草药膏治好伤”。统治者对于医生的态度也很友好,在亚历山大时代的博物馆中就有专供解剖和实验用的房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才诞生出了古希腊医学。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解体和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全面衰弱,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罗马移动,而耀眼的古希腊医学也随之走向停滞与衰亡,继之而起的是古罗马的医学。

——摘编自聂精保《试论古希腊医学繁荣的社会因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希腊医学繁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医学繁荣的影响。
2023-04-02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2 . 政治制度

材料一:西方政治制度的起源地古希腊,大大小小的岛屿和纵横交错的山川被海洋所分割,多山、多岛屿、海洋环绕的地理环境孕育的是一种海洋文明,为多元化的政治体制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因为这种地理环境形成的城邦国家都是比较小的政治共同体,希腊半岛被纵横交错的山川分割成很多小的相对独立的城邦,很难有一个城邦能够完全征服其他城邦,专制王权很难出现。与古希腊相反,中国是广阔的平原,很容易产生彼此的兼并和征服现象,因此在中国,王权从一开始就很强...中国这种传统的农业大国孕育的是一种农耕文明,农耕文明趋向于一种安定,这样一个因地理环境引起的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很容易产生君主专制制度。

材料二:儒家的思想在封建社会占主导,孟子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相信道德教化的力量,轻刑罚,“以德治国”,用道德的力量来治理国家,因此在中国整个制度设计里面,统治者的道德修养成为最主要的,而法制沦为一种辅助的东西。..中国古代过分地强调德治的力量而忽视了法治,由于没有法治,因此人治就成为必然。而在古希腊文化里面理想中的人与现实中的人一样,他也有七情和六欲,所以他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对人性存在着一种怀疑,因为人性本恶,人追求各种利益的最大化,所以,需要借助一种东西来约束人的这种自私自利危害他人权益的行为,这种东西就是法律制度。

在制定制度的决定性因素中西方的考虑也是不一样的……西方人首先考虑的是随着他们这种权利关系的变化,他需要做政治和制度上的一种变动来去维护自身的权利……基于这种考虑,所以在进行政治制度设计和改变的时候,就会更多考虑怎样才能确保每个人拥有相应的政治权利,以及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自身的财产权。在中国……直以来就离不开一种血缘宗主关系,在这种血缘宗主关系里必然会形成一种家长制,这种家长制会从家里延伸到整个国家的制度,因此,在国家制度的形成里政治权力就成为一种首要的权力,在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是一种类似于谁的权力大谁说话的力量就大。体现的是政治权利囊括整体政治制度的一种架构。

——摘编自李嘉伟《中西方古代形成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政治制度形成中各自的特点。
2022-11-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世界史及其编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编写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立德树人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上,以马克思“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的论断为基础,致力于破除“西方中心论”,力图揭示世界历史从古代的多中心,到近代的单一中心,再到现代和当今的多中心的发展进程。同时,中国历史始终是世界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因中国的贡献更加半富多彩和完整。

以近代为例。近代以西方作为中心,共4个单元。欧洲国家依靠强大的实力,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这种极不合理的状态,在欧洲内部遭到马克思主义的揭露批判和工人运动的冲击,在世界上遭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坚决反抗。同时欧洲广泛吸收和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

——摘编自晏绍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总体构架及主要线索》

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参考近代部分,联系教材目录,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下)》古代、现当代部分的编写如何破除“西方中心论”。
2023-11-12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4 . 衰落与重生

材料一:距雅典西南方向约9公里处的比雷埃夫斯港,早在两三千年前就是整个希腊世界最繁忙的地方,它扼守希腊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来自欧亚非各地的商船在此云集,苏格拉底在这里的人群中讲学传道,希波战争从这里打响。

——据《历史地图册》等

材料二:21世纪初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经济受挫,希腊更深陷债务危机,导致该港客户流失、设备老旧失修,近乎瘫痪。2008年中远海运竞标获得该港口两个码头的经营权,并注资几十亿元,派遣富有经验的中国管理人员,使这个千年古港焕发了新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2010年的88万标准箱增长至2018年的491万标准箱;全球排名从并购之初的第93位提升至2019年的第32位;为当地创造工作岗位万余个;直接经济贡献6亿欧元,现在,从海上运来的远东货物在比雷埃夫斯港上岸前往捷克、奥地利等中东欧国家,比传统的西北欧路径(货物从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等港口上岸后通过海铁联运到中东欧)缩短710天。

——摘编自宋冉、[希腊]塞诺斯里亚古斯《比雷埃夫斯港的“神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比雷埃夫斯港成为“希腊世界最繁忙的地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比雷埃夫斯港重获新生的影响。从该港的兴衰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22-06-01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测试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希腊3/4的国土是山地,仅在崎岖山崖间有少量耕地,遭遇人口增加或自然灾害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他们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无以为生的平民、寻求财富的工商业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政治集团都是殖民的主体。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星星点点的众多城邦国家。柏拉图曾说:“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摘编自崔艳华《浅谈古希腊城邦殖民扩张的原因》

材料二:在大流士时代,波斯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公元前517年)和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地区,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面对辽阔疆域,大流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并直接向他汇报;军事上划分为五大军区,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行省总督不管军事;在中央建立以国王办公厅为首的庞大管理机构,一切政令由中央发往各行省。大流士还让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制定法律时参照各地原有法律、对各地原有宗教与文化采取宽容态度、完成了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运河。

——摘编自任宪宝《全球通史:人类共同体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文明向外扩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古代文明扩张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至1世纪希腊世界与中国部分大事简表

时间事件
希腊世界中国
公元前460年-
公元前446年;
公元前431年-
公元前406
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爆发两次战争
公元前403三家分晋
公元前379年-
公元前387
底比斯与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
公元前354魏齐桂陵之战
公元前338马其顿与雅典、底比斯之间爆发战争
公元前334年-
公元前324
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18(第一次)五国联合(合纵)攻秦
公元前260秦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323年-

公元31

亚历山大病逝,帝国分裂。巴尔干半岛混战重启,最终被罗马人征服。秦逐渐统一天下;汉建立并巩固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材料二 从文化上来说,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而我们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两个国家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从文化底蕴上来说二者有着同样的经历。在进入国家文明之后的第一时期中,两国的历史脚步所表现出的国家文明特质,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古希腊国家文明的突然中断性,与古印度文明的突然中断性极其相似,都是强势异族入侵,都是原生文明毁灭,都是陷入黑暗与深渊。早期中国的国家文明的发展脉络清晰、轮次分明、记载翔实,国家行为非常有力而活跃,国家制度的体系化已经形成了坚实的独立文明根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国家文明的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主体传承性与连续性递进的发展性。

——摘编自孙皓晖《早期中国与古希腊文明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中国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历史演变的共性与差异。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文明特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角度简析当时中国和希腊历史发展趋向出现差异的原因。
7 . 【拜占庭与古希腊】

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回顾历史,拜占庭显然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个贡献是,他起到了保护盾的作用,使保护盾后面的西方能够自由的发展自己的文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总之,拜占庭文明因其历史作用和成就而格外令人瞩目。不过,拜占庭的确缺乏古典雅典的生气和荣耀,其原因在于,拜占庭所起的作用按恰当的词义来说,是保守的,这并不是说拜占庭停滞不前,从始至终,他都在改变自身以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然而,事实依然是,他的命运注定是守旧而不是创新,他一出生就已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个古老的国家,他生活在过去的权势和荣耀的阴影中……因此,拜占庭一直未能摆脱过去的束缚,故而成为一个过时的落伍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典雅典的生气和荣耀的表现,并简述从拜占庭帝国的消亡得到的启示。
2023-06-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蕴含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影响重塑了我们。慢慢流淌的世界长河中,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浪花。不同的国家、地域和民族,在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化艺术、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甚至在同一区域的历时性发展中,文化的阶段性表现也都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文化之间是隔绝的、断裂的、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交通的改善都给文化的传播延承提供了契机。不同风貌的地域文化支流交汇,才可成就“世界文化的长河”。

——摘编自孙旭《文化交融的美丽结晶》

提取材料中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9 . [中西自由观念]

材料一   儒家意在以“修己”的方式实现个性人格的塑造与完善,实现内显的心性自由和外在的无拘无束。通过“学”达到“不逾矩”,从而实现“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以希冀达到“内圣”的基础上以道德表率实现“外王”的境界。

材料二   在古希腊,一个有资格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人便被称为“自由人”,能够参与城邦政治、分享城邦权力成为古希腊人政治生活的理想指引,成为个人自由的表现和根本保障。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与观念,造就了古希腊积极式的公民参与自由,通过参与和构建政治生活、享有政治权利的积极性外化路径之下方能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诗雯《中西古代自由观之差异及超越路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儒家与古代希腊自由观的主要内涵,并简析造成两者差异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古代两种不同自由观的影响。
2023-03-0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所拥有的大量资料表明,希腊文明事实上不是一个商业文明,而是一个以农业为其主要社会与经济基础的古代文明。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古典希腊城邦的主要社会与政治力量即公民的主体是自由农民,而不是手工业者或商人,也就是说,古希腊文明根本的经济基础是农业而不是工商业。证据的第二点是,同中国古代一样,在古代希腊人的思想中同样存在着重农轻商的观念,农业是最为高贵的,它同其他所有职业形成一种对立,而商业和手工业则是低贱的职业。

——摘编自黄洋《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

材料二 在古代希腊,谷物的生产不能自给,自然经济意义上的农业难以成为城邦社会的经济支柱,更不是城邦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商品经济意义上的农业不仅在希腊的农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处于重要的地位,它与工商业一起,共同构成了城邦社会经济基础的主体部分,成为城邦社会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正是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这一内因,才使古代希腊进入古典时代后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取得了各个方面的辉煌成就。可以设想,如果只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没有工商业的推动,古希腊的历史是不会出现一个古典时代的。

——摘编自王瑞聚《古希腊罗马论丛》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古代希腊的经济属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