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分为两个阶段。

1918-1928年为第一阶段,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1918年,土耳其发动了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19191月,阿根廷首都工人发动总罢工。3月,朝鲜人民举行了反日起义,埃及发生反英武装起义。4月,印度爆发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月,中国爆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1921年比属刚果兴起了带有宗教色彩的反帝运动。1922年墨西哥几十万农民发动了全国性的总暴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转入低潮后,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仍在继续发展。

1929-1939年为第二阶段。1929年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的高涨。19302月,越南国民党领导了安沛起义。1933年,印度尼西亚爆发了军舰起义。1934年到1939年墨西哥实行了卡德纳斯政府的改革。193510月,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进行抗疫斗争。1936年,智利人民阵线成立。19377月,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日战争。第二阶段的民族解放运动,在许多国家具有反法西斯侵略性质,成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意义。
2024-05-1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与墨西哥政府达成协议,联合实施一项由基金会资助的“墨西哥农业计划”。玉米育种专家收集了多个墨西哥玉米品种,在温度、降雨量、土壤成分和海拔高度方面进行测试,研发出最佳品种并相邻种植,这样在自然授粉后产生两个杂交地块,然后再进行种植,最终产生顶级杂交品种。19471月,墨西哥总统阿莱曼(19461952年执政)下令成立“国家玉米委员会”,大力支持玉米新品种的开发和传播,并把高产品种分发给大农场主。“墨西哥农业计划”于1965年结束,在其运行的20多年里,基金会每年向墨西哥农业提供经费支持。美国现代农业成功输出到墨西哥,使墨西哥玉米产量实现了自给自足。

材料二   在墨西哥农业生产转型的过程中,为了寻求最大限度利润,私人农场主已经不再种植玉米和豆类等基本粮食作物,而是种植利润较为丰厚的大豆、高粱等饲料作物,或从事与畜牧业相关的农业活动。1967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的科学家对墨西哥以玉米为代表的绿色革命进行了评价:“绝大多数小农户尚未从农业研究中获得多少收益……过去20年中农业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主要流向了高收入人群。”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文仙《二战后墨西哥农业生产转型与粮食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墨西哥绿色革命的相关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墨西哥绿色革命的局限性。
2023-12-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远征意大利开始,拿破仑就宣布:意大利的国民们,法国军队是来切断诸君枷锁的!作为“自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对于法国占领地区的人们来说,虽说新的思想和制度具有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对抗法国侵略者。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先驱形式,在法军占领的普鲁士所出现的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拿破仑以两面手段占领了欧洲各地,广泛传播了在19世纪高扬的民族主义原型的思想和态度。也正因如此,最终他不得不失败。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民族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大大增强。十月革命后,一些原先求助于西方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转向求助于苏俄政府,他们也演变为初步的共产主义者。在列中、斯大林领导下的共产国际帮助指导下,各国纷纷建立共产主义团体或政党。这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共产党组织在中国、印度、埃及、墨西哥等国陆续建立。

——摘编自余建华《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与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战争在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主义浪潮的特征。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最具代表性。

1929~1933年所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使与外国垄断资本有着密切联系的墨西哥遭受到了严重打击,这个盛产白银、石油的国家,简直成了“坐在金凳子上讨饭的乞丐”。在经济危机期间,墨西哥的经济出现衰退,政治转向保守,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阶级和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复杂,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日趋激烈。

从1934年开始卡德纳斯用人民的力量推进了系列改革:在政治上他奉行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经济上将外国石油工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民族企业;发动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废除大地产制,推行土地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的村社制;文化上倡导教育改革等等自上而下的解决了包括民主化、自主性工业化和所有制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推动墨西哥现代化进程,为其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秦善进《从现代化角度浅析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卡德纳斯改革的特点。
2023-08-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桑地诺提出自由祖国的概念。他指出:“国家的政策不应该出自外国,而应该本着至高无上的民族精神来指定。桑地诺主张完全拒绝外国人对尼加拉瓜的财政干涉”,要求组织大规模的工人农民合作社,开发自己的自然财富。他说:“只有收回运河区主权,尼加拉瓜才有可能在运河开凿之后,取得理应属于自己的经济权益。

——【古巴】格雷戈里奥・塞尔塞尔《自由人将军桑地诺》

材料二在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将近100万户农民无偿地获得了1800万公顷的土地。1935,政府拨款并吸收私人资金创办了村社信贷银行,对村社和中小农户提供生产贷款,并以该银行为中心,以村社为基层单位,建立起农业信贷体系。银行不仅是信贷单位,而且是供产销管理总机构。1936年秋,政府没收了外国公司在拉古纳这一富地饶区的24万多公顷土地。1938,政府没收了属于意大利资本家的两个6万多公顷的大种植园。卡德纳斯政府还重建了10650个村社”,村社实行集体生产、按劳分配,“村社的优势在于它不是资本主义,不是社会主义,而是真正的墨西哥方式。经过改革,仅棉花产量,就从1934年的48千多吨增至1936年的86千多吨。

——摘编自[苏联]阿尔孩罗奇等《墨西哥近现代史:1810~-194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桑地请的”自由祖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桑地诺上述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卡德纳斯土地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德纳斯土地改革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