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上半期世界重大历史事件(部分)示意图



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5-24更新 | 69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2 .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以下是国际秩序发展史上重要事件的节选。

材料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保护本国贸易。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

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关税主权。

19147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28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945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1947年,23个国家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中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国际秩序”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年夏,一战爆发,几乎将整个世界文明都卷入其中,战争给所有参战国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经济遭受巨大的打击。战争也直接影响到了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远在亚洲东部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并间接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进入崭新的一页。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战争与人类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影响了众多国家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进行合理解释。
2022-07-29更新 | 635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2022届高三保温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6月,签署《凡尔赛和约》,严厉处置德国;5月,土耳其爆发凯末尔革命。

1920年8月,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爆发。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

1922年3月,埃及宣布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10月,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9年10月,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年1月,德国希特勒法西斯上台。

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禁止美国公民向国际战争的交战国售卖军火;10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11月,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

有西方学者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称为“焦虑的时代”。依据以上大事年表,对“焦虑的时代”作出解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沃勒斯坦全球霸权周期

霸权的权力

英国

美国

崛起中的霸权

1789—1815年

1897—1913年

霸权的胜利

1815—1850年

1913—1945年

霸权的成熟

1850—1873年

1945—1967年

——据查尔斯·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

材料二   霸权都是经济和政治力量特别集中而造成长期竞争性扩张的结果。但是霸权国家都通过“世界性战争”来确立或稳固自己的地位。战争的过程扩张了胜利者的经济优势,而战后的处置又给这一优势包上了硬壳,使它免受侵蚀。

——据乔万尼·阿瑞吉《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


结合材料一信息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3-02-24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列强签署《凡尔赛条约》,中、美拒绝签字。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列强纷纷效仿。

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

1940年:德国提出“冯克计划”,提出以马克代替黄金。

194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递交“战后货币政策”“关于国际货币同盟的建议”,对抗冯克计划(后来经过修改形成“凯恩斯计划”)。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各国再次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7月1日—22日:苏英法中等44国730名代表,在美国召开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

1945年: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抛出“新经济政策”,中止履行以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37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38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39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40章 走向战争——1929-1939

4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2007年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年至1945年西欧发展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对该趋势进行阐释。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世界经济领域各类国家依据实力对比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或态势,其核心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利益制衡状态和支配世界的权力分配状况。在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在不断发生变化,部分相对落后的国家借助与先进国家的经济联系或世界经济政治领域出现的重大机遇,实现了超越性的发展,从而使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出现新的变化。


——摘编自时雨田主编(世界经济概论》


根据材料,结合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4-08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2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形势示意图。



比较图1和图2.指出欧洲国家版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四处明显的变化,并简要说明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10 . 历史漫画可以叙史解史。它往往针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立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和平与未来的炮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以“《和平与未来的炮灰》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2-09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冬季联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