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2年年初,列宁要求参加西方主导的热那亚会议的苏俄代表团,“不是以共产党人的身份,而是以商人的身份去热那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使用“暴力革命”和“流血斗争”的字样,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必要交往中“做有利于我们的生意”。这表明,此时苏俄(     
A.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B.与西方的意识形态斗争松弛
C.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D.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20年代初,尽管连年战争造成的恶果尚未克服,但新经济政策“已经收到成效”,它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而且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也在不断扩大,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加强,广大中农群众被吸引过来团结在苏维埃政权周围。据此推断,推行新经济政策(     
A.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使国家权力和垄断资本相结合
C.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由之路D.是扩大执政党阶级基础的策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联在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以后,几乎所有农业生产产量均低于1928年时的水平,只有播种面积和皮棉制品产量略有增加。面对苏联政治局下发的收购计划,农民只好将口粮及种子粮上交。这一现象反映了苏联(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B.农业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
C.农业集体化背离了苏联模式D.计划经济加剧了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1年,苏俄的一些政治事件暴露了革命队伍本身存在着深刻的幻灭感。列宁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进行得太快了。于是,他公开提出同资本主义妥协,这样就出现了战略上的退却。这一妥协和退却(     
A.阻碍了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B.动摇了工农联盟的根基
C.促进了苏俄经济恢复和发展D.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列宁谈到马克思时说:“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并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这一论述可用于说明(     
A.资产阶级阻碍了思想的进步B.工人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重要性D.工人阶级代表人类文明的方向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大量资本过剩需要输出,苏联积极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19338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斯大林强调,速度是决定苏维埃政权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应该从巩固政权的需要出发,不惜一切代价把速度搞上去。苏联长期实行的是一种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主要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和企业内部的潜力,而是依靠不断增加资金、物资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实现扩大再生产。

——摘编自毕延河《苏联工业化的奇迹,为何变成了全球最大的工业废墟》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工业化的成就和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带动苏联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使苏联在斯大林逝世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此外,苏联增加了对科学事业的投资,创建了大批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所,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创造了突出的科学技术成就。并且在全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培养出各类专业人才,全面促进了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吴怡冉《斯大林模式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22年3月,苏维埃政府用“统一实物税”替代了各种实物税;1923年4月,政府决定只征收“单一农业税”,并可用货币代缴部分实物税;1924年,全部征收货币。苏维埃政府这些举措的调整(     
A.说明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除B.为战胜国内敌人奠定了基础
C.促进了国内商品市场的活跃D.削弱了工农联盟的阶级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苏维埃政府原打算实行“商品交换”,即国家以工业品实物交换农民的粮食等农产品,但后来不得不允许农民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买卖,恢复国内自由贸易。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的苏俄(     
A.新经济政策受到农民抵制B.工业发展的资金相当有限
C.实施农业集体化迫在眉睫D.亟需稳定经济和巩固政权
2023-03-25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B.农业集体化C.苏联卫国战争D.余粮收集制
2023-01-10更新 | 3710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统计,苏联养殖牛的数量在1928年为6010万头,到1932年减少至3830万头。粮食总产量1928年为7332万吨,到1932年下降到6987万吨。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苏联(     
A.农民生活水平大幅降低B.“一五”计划的成效极低
C.农业集体化产生消极后果D.农业发展遭到工业化挤压
2022-08-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铁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