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0年,英国工党秘书C`R布克斯顿访问俄国。他关于俄国农民态度的报告,记录了与农民的对话“农民们对现状有什么看法?”“革命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都赞成革命。他们虽然不喜欢布尔什维克,但他们喜欢革命”。该报告(     
A.解释了布尔什维克获胜的原因B.是对苏俄武装干涉的借口
C.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D.歪曲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23·山东泰安·三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俄罗斯的国力空前壮大,它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总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国土雄踞欧亚大陆。沙皇俄国虽善于开疆拓土,却不擅长在西方扩张其文化影响力,西方仍对俄罗斯保持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讥讽俄罗斯“有着北极熊式的憨厚和野蛮”,即使满怀善意,也可能会让人室息在它的“熊抱”中。拿破仑战争之后,俄国一度成为神圣同盟的领袖、欧洲的主宰,但在19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形象却并不被西方看好。

——摘编自许华《西方语境中的俄罗斯形象之困》

材料二   一战期间,英法反对俄国单独与德国停战、和谈。它们主导的巴黎和会不仅把苏俄排除在外,而且成为策划反苏的大本营。英法积极地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但以失败告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美本是中立国,由于十月革命,美国对苏俄态度急剧恶化,双方走向敌对。美国国务师兰辛说:归根到底,布尔什维主义对于美国安全的威胁比德国更大,因为它既否定民族性又否定财产权,并以革命威胁美国。”

——摘编自李兴《论十月革命与世界体系问题》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从苏联回国后发表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

——摘编自孙力周《苏联曾是经济萧条中的大赢家》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俄罗斯印象”的理解。
2023-05-21更新 | 43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突破卷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3-24高三上·山东威海·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2年,列宁在答复外国记者提问时说到,“掌握在私人手中、大多数居民所从事的规模很小的生产,提供的利润最多”。他还曾明确指示,“要尽可能慎重,以免因不得当的干涉而妨碍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据此可知,列宁(     
A.肯定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利用市场体制促进农业发展
C.支持经济中出现的新气象D.主张把小农引向公有制轨道
2023-02-22更新 | 231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巩固卷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2-23高三上·广东揭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19年1月,列宁在一封信中说:“经济工作者应当明白,在必需品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贸易自由无异于疯狂野蛮的投机,无异于富人战胜穷人。”由此可知,当时列宁(     
A.全面推行计划经济体制B.主张全面实施粮食税
C.支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强调维护农民的利益
2023-02-13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巩固卷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山东滨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19年2月,苏维埃政权开始进行另外一种试验:授权国有企业、企业集团、市苏维埃和工会获得土地,组建苏维埃农场并生产供自己使用的农产品。此举意在(     
A.缓解农民对余粮征集制的抵制情绪B.利用工业扶助农业发展
C.解决粮食供应不足问题D.顺利实现向农业集体化过渡
2023-02-10更新 | 48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测试-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B.农业集体化C.苏联卫国战争D.余粮收集制
2023-01-10更新 | 3583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总结提升】高一历史单元识记清单+综合演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7 . 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两列奔赴前线的军车因机车故障无法前行,莫斯科编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2名工人,在下班后不要报酬加班工作了一整晚,完成了机车的修理。“星期六义务劳动”成为“伟大的创举”,得到了各地职工的响应,很快在全国开展起来。这一创举在当时(     
A.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B.加速了临时政府的覆灭
C.有利于争取国内战争胜利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022-12-11更新 | 45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B卷·能力提升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2023·河北·模拟预测
8 . 学者张建华指出,苏联政府用超经济的行政手段将农民视为工业的“贡献者”,使他们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该做法
A.优化了国民经济的格局B.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D.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
2022-06-29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全国通用)
2023·湖北·模拟预测
名校
9 . 苏联的托洛茨基指出,由于商品买卖的恢复,“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增长和发展的时代开始了,而且这只野兽正在大步跃进,因此谁能知道我们是否会被迫用一切力量去反对私人资本主义势力的离心倾向,捍卫我们脚下每一寸土地呢?”这说明托洛茨基
A.对社会主义理论存在教条化认识B.主张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强调恢复经济以稳定苏维埃政权D.意在加速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022-06-27更新 | 1576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全国通用)
10 . 1931年6月,联共(布)中央《关于莫斯科市政建设和苏联市政建设的发展》的决议中指出:“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改造旧城市和建设设计新城市……要在农业地区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建立新城市。”这一决议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确立计划经济体制B.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发展市场扩大生产D.致力于推进工业化进程
2022-11-09更新 | 613次组卷 | 6卷引用:选必2第3单元(提高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