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表为1890至1938年美、德、俄(苏)、英、法等五国生铁产量变化表(单位:百万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

1890190019101913192019301938
美国9.310.326.531.542.341.328.8
德国4.16.313.617.67.611.323.2
俄(苏)0.952.23.54.80.165.718
英国856.57.79.27.410.5
法国1.91.53.44.62.79.46.1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1)概括指出1890至1938年美国生铁产量呈现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指出欧洲生铁产量的变化反映出欧洲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2 .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A.B.C.D.
2019-01-30更新 | 2152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数据看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图为1780年至1958年英、法、德(1958 年仅西德数据)、美、苏五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百分比的示意图。图为1750年至1990年英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份额百分比变化示意图。

(1)指出左图中哪一条曲线代表苏联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2)说明右图能否作为研究英国国际地位变化的证据并阐述理由。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研究。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第一时间,中国知识界就做了相关的报道和研究。从那以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至今已有100多年。这100多年的研究史出现了4个高潮时期。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以民生主义来解读“新经济政策”,弥合了双方的理论差异。以陈独秀、瞿秋白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积极响应这一政策,指出其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原理和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第二次高潮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借鉴“新经济政策”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刘少奇提出过渡理论,指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不要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第三次高潮在20世纪80年代,以杨承训为代表,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这条主线,分析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多种分配方式、多种经济成分、引进外国资本、改善上层建筑等一系列问题。第四次高潮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新经济政策”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很多学者从现代化、俄国历史整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角度来研究,视野更加宏大。

——摘编自《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研究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指出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对“新经济政策”形成两种解读的出发点。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学者对“新经济政策”研究的视角不断发生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2024-05-3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信息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表为1913~1926年俄国大工业总产值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     
产品种类计算单位1913年1920年1925/26年度1925为1913年的%
大工业总产值亿卢布102.5114.1077.3975.5
其中电力亿度19.429149.4
煤炭百万吨29.18.725.7788.5
石油百万吨9.23.78.390
生铁百万吨4.20.112.252
百万吨4.20.192.9169
万吨19.721.7110
砂糖万吨134.65.1106.479
纺织工业产值亿卢布28.862.7120.9972.7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重重B.新经济政策探索正确
C.工业化建设迅速改变苏联面貌D.斯大林模式成效显著
2024-05-14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如表反映了1924—1939年苏联人口阶级构成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联实施了(     
年份集体农民和合作化手工业者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地主、商人和富农
19241.3%75.4%8.5%
19282.9%74.9%4.6%
193947.2%2.6%0%
A.农业集体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计划性经济D.新经济政策
2024-04-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下图反映的是俄国1917—1922年人口数量变化情况。与这一情况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俄国1917—1922年人口数量变化(单位:万人)
A.经济政策的调整B.小农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C.严峻的政治形势D.工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
8 . 如图是1924—1926年在批发商业中苏联的国营商业与私营商业的比例示意图:(单位:%)这一变化(     
A.扭转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B.促进了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
C.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巩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024-02-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如表是1924~1927年苏联农村各阶层占比的变化表(单位:%),据如表可知,当时苏联(     
阶层年度1924/25年度1925/26年度1926/27年度1926/27对比1924/25年度
农村无产者9.710.911.3+16.5
贫农25.923.722.1—14.7
中农61.161.762.7+2.6
富农3.33.73.9+18.2
(注:农村无产者,指受雇于富农的贫农)
A.工农联盟局面日益巩固B.农民经济处境持续恶化
C.社会贫富差距不断缩小D.农业政策成效逐渐显现
2022-07-27更新 | 37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10 . 1932-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机耕率由19%提升到71%、谷物的机播率由20%提升到54.3%,机械收割率由10%提升到43.8%。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联当时
A.农业集体化基础加强B.以农业建设为中心
C.农村生产技术的进步D.工农业比例渐趋均衡
2022-05-21更新 | 527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