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下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B.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C.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021-03-03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11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
2 . 学者许倬云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这两种选择
A.说明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已成为共识
B.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C.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
D.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3 . 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富农阶级被消灭,个体农民变成集体农庄庄员,分散的小生产变成集中的大生产,农业成为直接听从党政机关指挥的部门。这一变化
A.推动新经济政策落地B.改变了农业发展落后局面
C.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4 . 下表是苏联20世纪20——40年代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比例表(单位:%),导致苏联下述变化的政策因素是
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192839.560.5
193253.446.6
193757.842.2
194061.238.8

A.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B.新经济政策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D.赫鲁晓夫改革的开展
2021-09-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面貌,其中提到"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这一描述
A.说明工业化的环境日益优化B.体现了斯大林体制的确立
C.反映苏俄探索经济建设新路D.与当时欧洲形成鲜明对照
6 . 据统计,1928年苏联国家谷物生产总量为733.2百万公担,到1934年则降至676百万公担,净减57.2百万公担。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集体化降低农民积极性B.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C.苏联工业化吸引大量劳动力D.调整工农业比例的失调问题
7 . 1918-1920年苏俄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国家经济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
A.是苏联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B.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以国家宏观调控
C.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D.日后阻碍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面对时代的转型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马克思借助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

——摘编自(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等

材料二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
(2)材料二反映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1-05-0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反映了不同年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大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对图中比例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美国遭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B.发展模式创新促进苏联经济发展
C.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已丧失D.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较为激烈
2021-05-05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山东地区专用)
10 . 下图是1913—1925年俄国(苏联)农业生产变化情况柱状图。据图可知,这一经济指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商品与市场手段的运用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C.农业集体化正在加速推进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