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折扣券”是今天美国“福利券”(foodstamps)的前身,主要用来购买食品(不得购买奢侈品),它可以在参加政府项目的所有商店里使用。福利券至今仍在美国广泛使用。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材料三   1929年秋天,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摘编自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你为这张“折扣券”撰写历史背景说明。
(2)材料二中罗斯福谈到的“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如何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历史作用?
2021-12-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统计,从1928~1933年,苏联生产资料生产增长1.7倍,消费资料生产只增长56%。重工业由1928年的39.5%,上升到1933年的53.4%,轻工业则由50%以上降为46.6%,甚至食品生产和加工工业大部分产品还未达到1913年的水平。这说明苏联
A.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正式确立B.计划经济使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D.工业结构中明显的比例失调趋势
3 . 第聂伯河水电站于1939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与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据此推断,斯大林模式
A.吸收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B.推动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充分利用了世界先进文明成果D.顺应形势变化不断调整经济政策
2021-12-1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4 . 列宁针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指导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并提出处在相对弱势的无产阶级国家可以采取“退却和随机应变的策略”。下列符合他这一“策略”的是
A.实行农业集体化B.要求不劳动者不得食
C.实行余粮收集制D.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反映了不同年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大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对图中比例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美国遭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B.发展模式创新促进苏联经济发展
C.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已丧失D.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较为激烈
2021-05-05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积累率”(指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1927~1928年度的15.9%提高到1932年的26.9%。这种变化
A.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B.推动了发展模式的调整
C.照搬了西方经济发展经验D.有利于苏联工业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主要大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各国经济发展。下表为大危机前后主要国家GDP对照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当时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苏联
1929年2513.481941.938433.342622.841282.162383.92
1938年2976.191874.027999.573423.511769.574052.20
A.两极格局已经初步形成B.多边贸易成为国际时尚
C.计划经济体制显示活力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削弱
8 . 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EB.B=HC.B=GD.D=H
9 . 到1940年,原本落后的苏联东部地区建立起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煤炭、冶金、石油、机械、化工等产业基地,其工业总产值相对于1913年增长了13.5倍,超过了同期全苏工业增长的平均值。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大量引进欧美新技术B.原有工业布局的逐渐调整
C.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3年与1928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4%,德国下降45%,法国下降25%,英国下降20%。而同时期的苏联从1929年的5%迅速跃升为18%。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导致苏联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促进苏联腾飞
B.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C.反法西斯战争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充分发挥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优越性
2020-04-15更新 | 347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