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摘编自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材料二   纵观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从领导力量上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集中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新的历史时期和总趋势。

第二种类型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是大量的、普遍的,但最有代表性的是土耳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第三种类型是由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相较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更为激进,其领导人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较大,此种类型在拉美较为普遍。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信息判断,分别列举出三种类型的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时期非洲遭受的殖民灾难最为深重。对刚果实施残暴统治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辩护说:“我们唯一的纲领是让国家在士气和物质上得到重生”,这一辨词在西方具有普遍代表性。1902年,英国学者霍布森批评说:“帝国主义的最大危险在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它已习惯于利他主义的自我欺骗,从而丧失自我批评的能力。帝国主义的当前趋势正在向战争方向发展,作为反作用力的后果可能是西方国家的衰败和西方文明的崩溃。”

——摘编自【德】温克勒《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
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斗争
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主要原因,分析霍布森观点的合理性。
(2)据材料二,从领导阶级、斗争形式和革命目标的角度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多样性特征。
2022-09-04更新 | 349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7单元(提高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纵观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从领导力量上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集中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新的历史时期和总趋势。

第二种类型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是大量的、普遍的,但最有代表性的是土耳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第三种类型是由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相较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更为激进,其领导人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较大,此种类型在拉美较为普遍。

第四种类型是爱国封建贵族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这些封建王公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引领本国人民向近代化国家发展,或领导本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

第五种类型是爱国部落酋长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出现这种类型的条件在于三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经济发展特别落后、没有新的阶级和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


(1)结合材料信息判断,举出两个第一种类型的国家,并说明理由。
(2)第二种类型除了土耳其,在亚非各指出一个此类民族民主革命的国家。
(3)第四种和第五种类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请结合材料信息说明原因。
2021-03-20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测试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一些国家如印度、伊朗、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一改过去由农民或地主阶级领导的局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导致这一变化的经济原因是亚洲(     
A.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B.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各国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D.各国传统自然经济完全遭到破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秩序的安排主要是通过英、法、美之间的博弈实现。博弈的结果是成立国联并由英国和法国主导。国联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秩序所代表的利益分配格局倾向于英法等传统欧洲强国……因此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

——摘编自王黎《欧洲外交史1494-1925

材料二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决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重建印度文明基础之上的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说:“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

——据【印度】P.A.那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整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之前那样集中的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显著增长的生产率、全面的繁荣和共同市场的建立使经济独立成为可能,使西欧具有能与美国相比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从性质和盟约的角度,说明国联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并根据材料一分析“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的原因。
(2)材料二中,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概括甘地对“重建印度文明”的观点。指出二战期间甘地提出的主张和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东欧依赖苏联”的政治表现和“美国经济援助”的名称。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格局的新变化,并用一句话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6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离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指:
A.引发了十月革命B.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021-03-20更新 | 991次组卷 | 32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3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

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现代史》


(1)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
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做斗争
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2)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3)简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