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李光耀说“永远不希望新加坡成为一个西方式的、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的社会”;马来西亚领导人也提出要以“亚洲文化和宗教价值观”为基础而非按西方标准治理国家。对此解读合理是(     
A.希望摆脱西方的殖民压迫B.应对西方文化带来的危机
C.反对西方殖民文化的入侵D.应对冷战而倒向东方阵营
2024-05-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1930年3月12日,印度民族运动领袖甘地发动“食盐进军”。他率领70多名崇拜者向海滨丹地进军,当他们的队伍经过时,村民潮水般加入他们的队伍。当他们到达海滨丹地时,远征的队伍达到几千人之多。各地人民纷纷以海水制盐,这种破坏食盐专卖法的狂热席卷了整个印度,食盐这种违禁品也在各村庄和城镇公开销售。据此可知,这一事件(     
A.反映出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趋于崩溃
B.意在配合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促进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政策的实施
D.推动了印度人民民族独立意识的增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主编《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
2022-03-27更新 | 591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
B.胡志明成为朝鲜第一个共产党人
C.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D.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