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21-1925年摩洛哥里夫地区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武装斗争受到中国报刊的高度关切,其对里夫军民“把西班牙军队杀得大败”感到欢欣鼓舞,称赞里夫民族是一个“英勇的民族”。1926年,里夫起义失败,共和国被扼杀。中国报刊痛惜,认为“这是对于世界弱小民族的一个沉重打击”。由此推知(     
A.非洲大陆掀起了民族独立的风暴
B.北洋政府支持里夫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C.报刊的关注和评述与中国近代自身遭遇相关
D.拉美人民面临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日本开始与非洲建立经贸外交往来,日本政商界就如何开拓非洲市场以及如何在与欧美列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出了一些构想并付诸实施。日本从19世纪末开始通过第三方贸易的形式,与非洲建立经贸外交往来。为了不刺激殖民地政府和宗主国,日本谋划的对非战略主要集中在产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两个方面,尽量回避政治问题;日本驻非机构和团体在殖民地的报刊上刊登广告以宣传日本产品,让非洲社会有更多机会去接触日本,注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商业信誉,树立日本的良好形象。当时的日本政府虽未提出一套完整的外交战略,但其中的某些思路或可视为冷战后日本对非战略的先声。

——摘编自邹圣婴、张晓刚《19世纪末至二战期间日本的非洲战略及其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至二战期间日本对非战略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至二战期间日本对非战略的影响。
2023-03-0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23-24高三上·海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为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艾伦比发表的声明。该声明发表于(     
一、英国对埃及实行的保护制度已告终结,埃及已被宣布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三、下列问题的处理权纯粹为英王陛下政府所保留,直至英王陛下政府和埃及政府可能通过自由讨论及友好协调签订有关这些问题的协定时为止:
1.大英帝国在埃及的交通线的安全;
2.埃及抵抗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外来侵略或干涉的防卫问题;
……
A.19世纪末期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50年代
2023-01-14更新 | 356次组卷 | 7卷引用:考点巩固卷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4 . 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西非出现了一批早期民族主义政治组织。1897年黄金海岸一些知识分子、酋长、商人建立“保障土著居民权利协会”,迫使殖民当局废除旨在剥夺非洲人民土地的《公共土地法令》。这说明西非的反殖民斗争(     
A.体现资产阶级性质B.由旧式阶级领导
C.主张废除土地私有D.走武装斗争道路
2022-11-29更新 | 1074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B卷·能力提升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列强势力的消长,同时俄国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人民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起源于欧洲的民族主义却在其殖民地获得了第一次宣扬…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在大战期间忙于相互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其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   1935年墨索里尼对埃塞俄比亚的进攻在西欧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受谴责的倒行逆施。亚洲短命的日本帝国也大大促成了殖民地革命。他们被迫交出占领地时故意将武器留给当地的民族主义组织,从而尽可能地使西方的统治难以恢复。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年代里,这种运动随着受过西方教育的土著知识分子的成长而获得了力量,民族主义领导人是那些曾在西方大学里学习并注意到西方现行制度的人,如:甘地、尼赫鲁、苏加诺……二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最后,如同一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来自德里的马》发表于《蒙巴顿方案》公布的第三天,漫画中一匹来自德里的马被一分为二,分为“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两部分。骑士蒙巴顿爵士将印有“自治领先地位”的马鞍盖在马身上,漫画配文“有这个马鞍盖在马身上,没人会关注其他事情的。”

《苏伊士运河的巨人》发表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不久,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正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位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拦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3)请提取材料三中两幅时政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简述如何更好地发挥时政漫画以图证史的作用。
21-22高一下·河南郑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殖民主义历史叙事中,阿尔及利亚反法运动领袖阿卜杜·卡德尔被 塑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形象,有人将他塑造为“几乎完全接受的是欧式教育”的欧洲化的贵族形象;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无知的人,他熟悉《古兰经》,但从未学习过文学、哲学或科学”;后来更是将其修订为利用宗教热情从事抗法斗争的“穆斯林的克伦威尔”。而阿尔及利亚土著社会则视其为民族传承的英雄。这些观点表明(       
A.殖民主义历史叙事服务于殖民统治的认知重建
B.殖民者与阿尔及利亚土著居民的政治立场不同
C.碎片化的个人经验不足以佐证历史人物的真实
D.民族意识的觉醒加速了西方殖民主义走向衰落
2022-06-24更新 | 482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过习题】-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