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1917年制定的宪法明确规定:“只有墨西哥人……和墨西哥公司有权购置墨西哥的土地、水域及其附近的土地。”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有权“为了公共利益”而限制私有财产。从30年代起,石油、电力、主要矿业以及大部分钢铁工业都属于国营企业。50年代,墨西哥政府提出“稳定发展”战略,实行耐用消费品和部分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禁止进口本国已能生产的工业品,而对技术设备则征收很低的关税,甚至免税。19621970年,墨西哥的GDP年增长率达到7.6%。直到60年代末,本国企业仍只能满足生产资料需求的30%。

——摘编自陈芝芸《战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战略》

材料二   新中国初期,在农村地区普遍建立供销合作社。作为国营贸易公司在基层的中介代理人,供销合作社在城乡经济交流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供销合作社一方面承担各类粮农土产的收购任务,另一方面将各类工业品输送到乡村地区,尤其是作为生产资料的各类产品下乡。同时,中央还与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分别签订贸易协定,推销我国农土特产,进口必要的国家建设生产资料。至1952年,“中国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已占到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总额的81.3%”。

——摘编自曹东勃、叶子辉《新中国初期重构经济循环的新时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墨西哥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并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墨西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及其结果。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初期重构经济循环的举措,并简析这些举措的历史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10年,墨西哥爆发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最终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建立了共和国。但大地产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数量大大增加,从1810年的4944处增加到1854年的6092处。在封建大地产依旧存在和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墨西哥形成了19世纪上半叶保守派和自由派频繁争夺政权的格局。1824~1848年,墨西哥共发生了250次左右的政变或军事叛乱,更换了31个总统,其中在1835年,在美国的支持和怂恿下,得克萨斯州的移民发动叛乱,1845年,美国正式兼并了得克萨斯州。

——摘编自李纯武等《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二 墨西哥1917年宪法是1857年宪法的继续与发展。其中,有关土地问题的第二十七条 和有关工人问题的第一百二十三条尤其值得重视。1917年宪法宣布:国家是土地、河流、矿藏的所有者,严格限制外国人有利用墨西哥资源的权利,只有墨西哥人才能拥有这些资源;教会和股份公司不得占有土地;收回迪亚斯政府出卖的租借地,废除大地产制,发展小块土地所有制。宪法还规定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确定最低工资,实行女工和童工保护制,劳工有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等等。

——摘编自徐天新等《世界通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墨西哥独立战争爆发的条件,并概括独立后的墨西哥面临的严重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墨西哥1917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