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42年元旦,26 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这表明(  )
A.联合国正式成立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基本形成
C.二战出现转折点D.战后国际秩序正式建立起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英法与波兰曾定有盟约,保证波兰的独立。1919年9月德波战争爆发后,英法政府对德宣战,但从1939年9月到1940年5月,英法联军与德军隔壕相峙,却没有采取过重大军事行动。驻法英军到1939年12月才阵亡一人。这一战争史上的奇怪现象,被叫做“静坐战”。由此推断,“静坐战”(     
A.阻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表明了英法政府爱好和平的决心
C.助推了德国扩大侵略战争的进程D.保存了英法两国政府的既得利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随着权利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加以说明。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
4 . “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御物资,予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上述法案的通过表明美国
A.严格遵循中立法案B.顽固坚持绥靖政策
C.孤立主义政策动摇D.全面卷入世界大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1943年上半年,苏德战形势非常严峻,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对加速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以及战后欧洲局势都起了重要作用。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盟军实施代号“霸王行动”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作用。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第一,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它方面的扩张;

第二,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

第四,他们要在尊重他们现有的义务下,努力促使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古成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实现它们经济的繁荣,参加世界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

第五,他们希望促成所有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最充分的合作,以促进所有国家的劳动水平、济进步和社会保障。

——摘自《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

材料二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摘自《开罗宣言》(1943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为实现长久和平,《大西洋宪章》提出了哪些现代国际关系准则。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大西洋宪章》和《开罗宣言》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航空母舰“兰利号”诞生,“来克星顿号”和“萨拉托加号”也随之而来。同时美国制造出了性能更加优良的飞机弹射器、制动器和用于飞机外壳的金属合金。一批更轻型的飞机、鱼雷和俯冲轰炸机被制造出来,并加入了航空母舰的方队之中。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海军副部长的罗斯福已经表现出了他对海军的热爱,并展现出了丰富的海军知识。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美国国家工业复兴总署在1933年6月提供了2.38亿美元的拨款,用于32艘战舰的制造。到了30年代,美国海军终于迎来了复兴。
——摘编自詹姆斯·M·莫里斯《美国海军史》
材料二   1942年8月7日,美国海军在瓜达卡纳尔岛登陆,迈出了通往东京的漫长道路上的第一步。到1944年时,美国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和关岛,使日本本土诸岛处于新型B—29轰炸机的射程之内。1945年8月14日,美国海军——也是整个美国——在太平洋海域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耐人寻味的是,日本的正式投降书是在一艘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一“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海军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的作用,并谈谈你对发展现代海军重要性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