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海军战略的转变,使英国在远东更迫切希望得到美国的援助。慕尼黑会议后,英国频频向美国提出海军参谋会谈的要求。由于英美海军战略大致的相合,英国争取美国在远东合作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美国的合作只能暂时遏制日本的南下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地位。……“七七事变”后,英国一直拒绝对华援助,一则担心中国很快崩溃;二则唯恐激怒日本损害英日之间的关系。中日战争进入相持状态后,英国对中国战场的作用予以重新估计,认为中日之间的对峙将有利于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因此,英国开始和美国一起援助中国。当然这些援助是极其有限的,由于英国远东军事地位的虚弱以及欧洲局势的牵制,使它极力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

——摘编自周旭东<二战爆发前后英国海军战略与远东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爆发前英国远东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爆发前英国远东政策变化的原因。
2021-07-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材料日俄战争以后,日美矛盾成了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此后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会议进一步加深了日美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美国作为日本战略敌国的形象日益清晰。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严重侵犯美、英、法等西方大国的利益,进而日本开始实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亚太目标,美国被迫改变传统的孤立主义和“先欧后亚”的外交政策,对日本采取以经济制裁为主的措施,意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使日美之间的矛盾趋于激化。二战爆发和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更加有利于日本南下东南亚和太平洋区域的扩张。随着东条英机上台组阁,日美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当日本军事准备完成后,东条首相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对美国立即开战,这一决定在121日得到了天皇的批准。194112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摘编自王储、邓永发《珍珠港事件之前的日美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珍珠港事件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影响。
2021-04-01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98月,斯大林由于种种原因同希特勒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他对西方领导人极不信任,因而希望赢得加强军队和工业建设的时间。他还预料到德国和西方列强迟早会进行一场消耗战,而苏联则可拜互不侵犯条约之赐超然于战争之外,直到战争对它有利时再介入。“如果战争爆发”,他告诉他的同志们:“我们绝不可能按兵不动。我们将不得不参战,但我们必须最后一个参战。我们参战的目的是为了在天平上放上一个决定性的砝码,它将使天平倾斜。”这一战略是精明的,然而它却使苏联自食其果并差点毁了这个国家。该战略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德军和西方军队势均力敌,双方会互相残杀,从而使苏联红军成为欧洲大陆上居支配地位的军队。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德国军队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所有的对手,从而成为欧洲大陆的主人,而苏联则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影响。
2021-02-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摘编自王帆《当前影响国际安全的因素》


在材料中提取2条或2条以上信息,自拟题目,结合17世纪至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论证充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