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顾维钧对各国代表说:“我很失望,(巴黎和会)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628日,中国代表团没有出现在签字现场。

——摘编自《我的1919》

材料二   到抗日战争后期,特别是国际社会规划战后世界格局的时候,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以大国身份积极参与筹划当时以及战后的重大国际事务。在计划、筹备成立联合国的过程中,中国成为主要的发起国和创始国,这种变化,是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经过长期浴血奋战获得的,是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反抗日本侵略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中,概括顾维钧“失望”“愤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抗日战争后期及规划战后世界格局时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并概括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关于成立联合国的计划是二战中哪一次国家会议的内容?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2023-10-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聚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联合国机构变化表,这表明(        
1945年成立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1946年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48年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把国际劳工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接纳为其附属机构
A.战后国际秩序趋向稳定B.联合国摆脱了大国的控制
C.联合国的职能逐渐扩大D.国际争端得到了有效解决
2023-06-2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11月,俾斯麦与南德4邦(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达姆施塔特)政府之间缔结了联合条约,南德4邦正式与北德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材料二       《凡尔赛条约》关于重划德国疆界的内容是;西部:莫列斯纳、欧本和马尔梅迪划归比利时。阿尔萨斯-洛林重归法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将西里西亚南部的古尔琴地区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波兰从德国得到西普鲁士和波兹南的绝大部分,使波兰获得海岸线。北部:在德国与丹麦之间的石勒苏益格地区实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疆界的这种划定,使德国在欧陆丧失了13.5%的领土。

材料三       1949年,在美英法三国控制的德国西占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首都为波恩。半个月后,苏联占领区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首都在东柏林。

材料四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德国和柏林完成了统一。

——摘编自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现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时期分别说明近现代德国疆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7-09更新 | 64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日在远东地区的崛起,美日逐渐占据远东外交的舞台中心,成了这一地区的最大赢家。因此,美日竞争也就成为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地区竞争的主要内容。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副产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得远东地区出现了一对新的矛盾,即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两者在远东的较量不可避免。随着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中国进入了一个谋求作为现代主权民族国家并改变自己在国际社会不平等地位的历史阶段”。

——摘编自陈永祥、龚盼、朱铭婷、王亚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远东国际格局的演变》

材料二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中国参加了巴黎和会,“第一次向世界提出中国的平等诉求,表达中国作为平等一员加入国际社会的愿望”。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交了《山东问题说帖《中国希望条件说贴》等,要求废除列强在华特权,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会上,列强不仅拒绝了中国的正当要求,还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送给日本。二战行将结束的19454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协商起草《联合国宪章》(CharteroftheUnitedNations),中国代表团出席。同年625日,全体大会通过《联合国宪章》,而这是联合国成立的法律基础。宪章规定,美、英、苏、中、法五国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代表团在四个发起国中按字母列于首位,首先在宪章上签字。

——摘编自陈红《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秩序变化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分别确立的国际秩序,并分析从一战到二战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德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二战历史”

作为历史教育的核心教学材料,历史教科书在很多方面体现着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1954年的联邦德国教科书中仅用3页记述希特勒的独裁统治,描述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区时,强调“希特勒在德国的成功影响了居住在帝国边界之外的德意志人,他们萌发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喊出了‘我们要回归祖国’的口号”;1956年的联邦德国教科书描述二战的原因时强调“斯大林尝试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该教科书只用47个字来描述屠杀犹太人的历史。1968年,西德青年对父辈曾经支持和追随纳粹的历史进行了猛烈抨击。1972年的联邦德国教科书用了35页来剖析希特勒的独裁统治,在“纳粹统治下的德国”一章中,教科书以“政治自由的终结”“集中营”等为标题对纳粹统治进行了全方位描述;该教科书以“对犹太人的迫害”为题专述一节,详细记录了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迫害不断升级的全过程。1990年,以“新纳粹”为代表的极端右翼势力沉渣泛起,这引起了德国主流社会的强烈不满。2005年的教科书在记录苏德战争时写到,“德军将一个区域内所有人集体杀害或送往德国充当奴隶劳工”;教科书试图表达,犹太人本应是德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却被视为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特殊团体遭到迫害;还记录了纳粹政府对吉普赛人等人群的迫害,制定消灭逾10万“无价值生命”的计划。

——摘编自孙文沛《联邦德国历史教科书中“二战历史”叙述的变草》

(1)德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二战历史”的叙述在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任选其中的两个阶段,概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谈谈你对德国历史教科书中“二战历史”内容叙述变化的认识。
2023-07-24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在纽伦堡审判中,包括戈林、凯特尔等在内的24名纳粹主要人物悉数遭到指控,11人被判死刑;后续审判中,至少有36名重要工业集团的领导人被送上法庭。而在远东军事法庭,在美国的庇护下,日本天皇却完全逃脱了罪责,日本宪兵队的重要头目以及卷入战争的民族主义组织与大财阀无一人被送上审判席。二战后初期,联邦德国司法界继续镁而不舍的追诉纳粹战犯,以色列和犹太人集团为代表的外部力量的压力,以及年轻一代对父辈战争责任的追究,终于使德国社会发生了变化。1985年,总统魏茨泽克在演讲中说:“58日对德国人来说首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解放日,因为它把所有德国人从纳粹的暴力统治中解放出来!”而长久以来,日本舆论一直纠结于谁该对战争失败而非对战争罪行负责,日本社会从未对其神道宗教文化进行系统性反思,一些战犯在战后仍身居要位。对于侵略战争,日本政治家或态度暧昧,或否认战争责任,或强调所谓战后日本国际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东京审判远未完成。

——摘编自步平《日本无权妄谈“国际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和日本对二战态度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和日本对二战不同认罪态度产生的不同影响。
2023-07-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铜陵市、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持续时间远远超出了1914年时的预想,也最终让欧洲人从那种普遍弥漫的乐观情绪中猛然惊醒。不过,很多欧洲人还是重新打起了精神。一个永久性的外交圆桌会议在日内瓦设立,这就是所谓的国际联盟。作为一个以和平为目的的议会,国际联盟可能是截至那时的所有国家历史上最为勇敢的一次试验。然而,国际联盟虽然背负着全世界自由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的厚望,却只成了一个辩论俱乐部。

——摘编自【澳】杰弗里.布莱内《世界简史:从非洲到月球》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在自由和平理论指导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稳定行动介入冲突后国家的建构,推动西方式民主政权改造。在二十多年中,从波黑的战后重建到阿富汗战争的失败,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其安全利益认知的变化,稳定行动在目标、内容、标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从征服者模式殖民者模式演变的特点。美国、法国等通过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话语权的控制,尤其是通过控制稳定特派团的安理会决议,将不同的稳定行动模式引入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使各时期的联合国稳定特派团执行不同模式的稳定行动,导致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大国维护其安全利益的工具。

——摘编自何星《稳定行动的演变及其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成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前联合因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与国联的差异,并谈谈你对改进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活动的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亚太地区的国际格局中,尽管欧洲列强仍然处于主宰地位。但是美国和日本已经从不同的方面开始挑战欧洲列强的支配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创举形成了对列强主宰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格局的第一次重要否定。亚太地区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进程从此起步。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强起与发展引人瞩目。这种变化、首先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方面。

材料二   当日本将战争扩大到全球之时,当美英等国被迫抵抗日本的侵略扩张之时,也正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以持久战拖住大量日军的巨大作用。日本安建立“大东亚新狭序”也最终破产,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成长为一个政治大国,并直接参与了战后国际新秩序的重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预示着亚太地区的国际格局乃至世界的格局将出现断的变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蓝《试论20世纪亚太地区因际格局的演变》


(1)根担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太地区“国际格局多极化”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太地区国际新秩序的重构”的理解。
2023-07-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尔逊是美国第一位到欧洲参加大型会议的总统,他提出的“十四点”原则实质上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是对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发起的挑战,势必要受到英、法的抵制。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已不复存在。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形成了美国、欧共体、日本三驾马车主导的局面。

——以上均摘自《高级中学历史课本》(下册)

材料四   2003320日,美国撇开联合国悍然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51日,乔治.沃克.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事结束。

——摘自200353日《文汇报》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根据以上材料,试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叙述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美关系大事记   

阶段时间事件
阶段一1805英国宣布对美国港口实行封锁,禁止美国运输物资到欧洲。
1810英国海军以对法作战为名,在国际公海上劫持近千艘美国商船,重创美国的海上贸易。
1846英美争夺对俄勒冈的控制权。
阶段二1905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致信英国首相:你不必为两个伟大的英语国家民族间的竞争梦魇所困扰,我从未考虑将英国作为战争对象。
1919在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提出航海自由、公开外交、民族自决以及建立国际联盟等主张,遭到了英国的坚决抵制。
1922华盛顿会议,英美等五国签署了《五国海军军备条约》,美国通过该条约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海上地位。
阶段三1941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500多亿美元的物资,首先获得援助和获得援助最多的是英国,为270亿美元。
1943魁北克会议,美国坚决主张次年5月在西欧登陆,逐步取得了对英美联盟的决策支配权。
1947财政拮据的英国决定将援助希腊、土耳其的全部“担子”交给美国。2月,英国外交大臣贝文通过电报告知美国,英国决定撤离地中海。

——据梁军《冲突与合作:霸权转移视野下的现代英美关系考察》等

(1)据阶段一,概括19世纪上半叶英美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英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这一变化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3)结合英美关系的演变,指出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