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律、令、格、式为主体的成文法体系。唐朝的“律”基本是刑法,“令”是有关国家各项制度的规定,“格”是将皇帝诏敕整理为具有永久法律效力的法规,“式”是政府机关的施政细则,四者分工协作、相辅相成。唐高宗永微四年还颁布了对律进行解释的《唐律疏议》,与律条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唐律维护等级制和家族制,将对官员及其亲属的优待公开清楚地写在法律上;同时,唐律也要求官吏依法行使职权、恪尽职守,违反者要处罚。唐玄宗以后,不再大规模修订律、令、格,式,而是采取颁行《格后敕》的简便立法形式,来应付日益复杂且多变的社会问题。《格后敕》与律、令、格、式并行,地位逐渐重要,最终发展为五代及北宋的《编敕》。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在蛮族日耳曼人的不断侵蚀下,于476年宣布了灭亡。罗马人同日耳曼人社会生活条件存有巨大差异:一是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另一则是刚从氏族社会解体的自然经济社会。因此,面对罗马人相对发达的精神层面——文化,尤其较发达的罗马私法则不可思议,领略不了罗马法及其精神。同时由于不断的战争、瘟疫摧残着西欧,致使田地荒芜,商品经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海上繁荣的贸易消失,城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从此西欧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时期,罗马法也隐没不彰,步入了沉寂。

——苏彦新《罗马法在中世纪西欧大陆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西欧中世纪的社会特征,分析罗马法在中世纪前期衰落的原因。
2 . 学者田德全指出,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四百多年里,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公有制占主导到私有制占主导,从小土地所有制到大土地所有制的转变。土地制度的变化成为新贵阶层兴起、骑士阶层壮大、奴隶数量剧增、阶级关系变化的根本因素,由此导致阶级矛盾复杂,政党斗争激烈。这一论述说明了罗马
A.国家政治体制的变化因素B.共和时期的政体本质上属于君主专制
C.基督教会形成的历史原因D.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022-01-18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历史试题
3 . 雅典由贵族制走向共和制,而罗马却由共和制走向帝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两国统治阶级的意愿
B.两国的地域大小
C.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D.两国民族传统的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