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为了提高罗马军团的机动性,古罗马在高卢省建设的公路就长达1.3万里,即使在偏远的不列颠地区,其建设的公路也长达500里,故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之说。公路的建设
A.弥合了公民与非公民间的距离B.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稳定与统一
C.阻碍帝国商业繁荣与市场运转D.意在加强民间人员往来与交流
2 . 公元前4世纪,罗马人在开战之前必须举行占卜仪式,执政官亲手宰杀牺牲,祭司检查牺牲的内脏,观其形状判断神的意愿。在凯旋仪式上,凯旋的将军被打扮成神(朱庇特)的样子,俨然是庆祝神的胜利。这反映了古罗马
A.公共生活中重视仪式B.贵族集团垄断执政权
C.奉行穷兵黩武的政策D.具有神权政治的色彩
3 . 行省治理是罗马共和国后期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行省治理过程中,作为实际治理者的罗马官员滥用权力,大肆搜刮钱财。为遏制这种弊病,罗马当局不断加强法律建设,呈现出立法条款细致化、诉讼程序固定化以及惩处严厉化的倾向。但是,治理局面未因法律建设的加强而得以有效改善。由此可以看出
A.共和国后期罗马法以公法为主B.罗马法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行省制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基础D.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
4 . 公元2-3世纪,在罗马帝国的市场上,既可以看到北欧的琥珀,非洲的象牙,东方的香料、宝石和技艺高超的工艺品,也可以看到中国的丝绸,甚至还可以看到从不列颠远途运来的锡等矿石和制品。这一现象反映出,古罗马
A.商业城市发达B.采取自由贸易政策
C.商业贸易繁荣D.已具备独立的商法
5 . 公元前27年,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虽然他声称他更喜欢共和国“第一公民”(元首)的称号,但实际上他像皇帝一样行事。材料中的“他”
A.随时可以被罢免B.对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负责
C.依靠教权扩充王权D.实际掌握了罗马国家的权力
6 . 凯撒执政时期,罗马发行的一些货币上,一面是凯撒的侧面头像,另一面记载着他的功绩,且内容时有变化,可见罗马货币
A.兼具了经济政治功能B.彰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C.显示了铸造工艺高超D.体现了帝国实力强盛
2021-09-12更新 | 5751次组卷 | 46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2(新高考七省专用)
7 . 在古代罗马,法学家们以学术权威的身份参与问题的讨论,结合皇帝的旨意,对可行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准确的方案。他们的解决方案和解释通常被视为司法依据,审判员也不得拒绝遵从。这一现象
A.表明罗马法构成具有多元性B.提高了罗马司法审判的效率
C.说明案件审判受法学家影响D.确保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8 . 下表为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权组织机构。据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机构或官职权力
执政官由一名贵族和一名平民共同担任,行使最高行政权
元老院由300名终身任职的贵族把持,掌控着国库运作、审批法律和一切对外事宜
保民官有权否决对平民不利的行为
A.注重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执政官掌握了国家实权
C.强调保护平民阶层利益D.官职设置具有法治色彩一
9 . 据统计,罗马建国时的一百个元老世系,到了共和末期只剩下二十五家。共和末期的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感叹:“我们元老中,非自治市(即罗马)出生的人何其少啊!”这反映出古罗马
A.贵族势力走向衰败B.公民范围不断扩大
C.平民政治地位上升D.自治制度不断发展
10 . 若你是秦朝丞相,当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B.“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D.“郡县制”与“元首制”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