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将之置于与行政机构并列的位置。在历史演进中,监察机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相对于行政机构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坚持依法监察,监察法规逐步完善。监察机构职权涉及察德、察政、察能。同时,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的或定期的巡按制。此外,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但是,监察机关的独立是相对的,其监察功能的发挥受到皇权的极大制约。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监察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比较特殊的官职,其产生、职权伴随着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随着共和国历史的发展,监察官基于实践的需要,其权力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人口和财产调查权,到后来的公民道德监督权,再发展到元老遴选权,监察官的地位日益神圣和显赫。由此看出,监察官的权力扩张恰好对其他官员起着很大的制衡作用,从而推动着古罗马共和宪政的平衡与发展。

——摘编自连佳《浅议古罗马共和宪政下监察官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特点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最初,古罗马人订立契约,双方当事人必须同时亲自到场,使用固定的动作和说固定的套语,稍有差错便导致契约无法成立。后来,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被上升到了首位,一方当事人在提出订立契约的要求时,若另一方全部接受则契约成立。这一变化表明,罗马法(       
A.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B.强调程序性和逻辑性
C.凸显原始性和随意性D.追求平等性和专业性
2024-03-11更新 | 35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海兴县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为了维护统治,建立禁卫军并给予他们特殊待遇。后续皇帝不但遵循给禁卫军发放大量赏金的惯例,而且发放金额越来越大。禁卫军甚至认为皇帝的任命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显示罗马帝国(       
A.军人集团威胁政权稳定B.经济繁荣提升军人待遇
C.皇帝赏赐增强军队战力D.边境压力增加军费支出
昨日更新 | 39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政治,成功改变了罗马统治的政治结构,但在理论上,罗马帝国君主制的合法性需元老院和人民批准,皇帝既不是世袭君主,也不是君权神授的国王,他只能以“人民的名义”立法和发布命令。这一制度(       )
A.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B.确立了元首的专制独裁统治
C.保留了罗马共和国的因素D.使罗马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5 . 凯撒征服了高卢,而且是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去进攻日耳曼人的罗马人,大大开拓了罗马的疆域。公元前44年,罗马传闻凯撒想接受国王的称号,自从500年前罗马结束君主制以来,罗马人就一直蔑视被一个国王统治的观念。于是,60名元老院议员串通起来,密谋暗杀凯撒。在那个以“3月 15日”著称的日子,当凯撒走进元老院时,阴谋者们一齐刺杀了他,这位“国父”当场毙命。“凯撒之死”反映的实质是(     
A.平民与贵族之争B.罗马与外族之争
C.凯撒与元老之争D.共和与帝制之争
2024-03-09更新 | 369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罗马繁盛时期,钱币上常将地球图案与胜利女神组合,用女神的形象表现大地神,手持地球献给皇帝。5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钱币上十字架和地球的图像组合增多。到了查士丁尼时代,皇帝手托地球,地球上放置十字架的图像组合成为最常见的钱币正面图案,随后也成为拜占庭钱币上的标准图案之一。钱币图案的上述变化反映出,拜占庭帝国(       
A.极力彰显其宗教正统地位B.文化独具一格
C.弘扬古代罗马的法治传统D.民族意识增强
2022-04-26更新 | 739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这反映了
A.帝国境内不同区域斗争激烈B.帝国境内农村非常落后
C.文化认同在统一中的重要性D.拉丁语因晦涩难以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城市法规定,在建筑不能确保重建的前提下,禁止建筑所有人拆除建筑物;国家有权要求所有权人维护建筑物,若其无法承担建筑物修缮费用,建筑物则会被出让给他人。此法律意在(       
A.捍卫公民政治权益B.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C.维护社会公共利益D.促进司法规则完善
9 . 奥古斯都在公元9年推出了《帕披乌斯·波派乌斯法》,其中规定:“被释奴如只有一个孩子,那么其庇护人可以继承其一半的财产;如果有两个孩子,庇护人可以继承其三分之一的财产;被释奴如果有三个孩子,就能让庇护人无权继承其财产。”这些规定表明(     
A.政府借助立法手段鼓励生育B.罗马共和国维护民众权利
C.个人私有财产受到有效保护D.罗马帝国奴隶制走向瓦解
2023-11-24更新 | 27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奇石艺术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资料表明,法律在两河流域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河流域颁布的法典多由前言、正文和结语组成。法律条文一般以具体案例为出发点,作出惩罚标准,而不是作出抽象的规范。古代两河流域王权和法典的重要思想是保护城邦中的贫弱公民、孤老鳏幼以保证城邦平民阶级对国家的效忠。古巴比伦人的生活里几乎处处都有契约存在,它的目的是作为证据防止反悔和欺骗的法律效用。在重大案件裁判时,最常见的是河神,即被告以河神的名义起誓,然后被投入河中,如果能活下来则无罪,反之则有罪。古代两河流域的法律文献除法典外,还有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法律合同、契约,其法律思想对后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姚文振《两河流域文明中法律文明探究》

材料二   罗马人是一个崇尚法治的民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得依法生活,即法享有绝对权威。正是罗马的法治传统使罗马皇帝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大力推行武力扩张政策,通过大规模的政府战争攫取巨额财富,刺激了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以小作坊为主的手工业生产在帝国各地都有进一步发展,这无疑会导致社会经济生活与经济关系的复杂化。自然法观念是指导罗马法的基本思想,也是罗马法有别于其他法律的重要特征。罗马法的繁荣与自然法的繁荣是交相辉映的。罗马有法谚曰:“法学家创造了罗马法”。法学家从事理论活动,著书立说,开展法学研究。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罗马法发达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罗马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