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公元前21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致信色萨利城市拉瑞萨当局说,你们或许可以看看罗马人的做法,“在奴隶获得解放时,把他们纳入公民队伍,让他分享官职。通过这种方式,罗马人不仅扩展了他们的国家,而且建立了大约70个殖民地”。腓力五世意在说明
A.开放公民权有利于国家发展B.城市管理要加强公民参政意识
C.解负令有助于扩大公民基础D.罗马帝国建立得益于殖民扩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拟诉弃权,是指罗马法中通过模拟诉讼而移转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是早期市民法上所有权取得之一种。拟诉弃权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其标的可以是有体财产,也可是无体财产;其交易形式可以是要式移转,也可是略式移转;其交易内容可以是买卖,也可是借贷,甚至还可是继承,收养及劳役等交易。拟诉弃权反映了罗马当时(     
A.处于共和国时期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C.商品经济的落后D.奴隶制社会的本质
3 . 据统计,罗马建国时的一百个元老世系,到了共和末期只剩下二十五家。共和末期的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感叹:“我们元老中,非自治市(即罗马)出生的人何其少啊!”这反映出古罗马
A.贵族势力走向衰败B.公民范围不断扩大
C.平民政治地位上升D.自治制度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古罗马对外征服战争中,自由农需要为参加战争准备各种物资,许多自由农还被抽出组成公民兵。奴隶因为没有资格代表国家参战,因而一年四季都在田间为主人劳作。由此可推知,古罗马对外战争在经济上促使
A.贵族失去大量土地B.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C.奴隶劳动日益衰落D.商品经济走向繁荣
5 . 公元2-3世纪,在罗马帝国的市场上,既可以看到北欧的琥珀,非洲的象牙,东方的香料、宝石和技艺高超的工艺品,也可以看到中国的丝绸,甚至还可以看到从不列颠远途运来的锡等矿石和制品。这一现象反映出,古罗马
A.商业城市发达B.采取自由贸易政策
C.商业贸易繁荣D.已具备独立的商法
6 . 1978年,考古人员在河北磁县的一座东魏时期(公元534—550年)的茹茹公主墓中发现了2枚东罗马金币。1981年,洛阳龙门唐墓也发现了1枚东罗马金币,正面为头戴王冠、留着长须的福卡斯皇帝(公元602—610年在位)半身像,背面是长着翅膀的胜利女神(下图)。这可用于说明(     

A.古罗马铸币技术高超B.东西方商路畅通无阻
C.古代东西方存在文化交流D.中国古代经济影响力巨大
2024-03-25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罗马帝国晚期,皇帝兴建了大量凯旋门,它既是有壁柱支撑的拱形通道和储藏战利品的阁楼,也是纪念皇帝和帝国功臣的建筑物。同时还修建了许多以国家功臣命名的公共浴场,比如规模最大的戴克里先浴场,可同时容纳三千人。这些建筑的兴建(       
A.深受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B.利于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
C.适应罗马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反映出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8 . 下图所示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屋大维的雕像。屋大维身穿铠甲,左手执权杖,右手抬起,目光威严,炯视前方,似乎在向臣民讲话。这反映了古罗马(       
A.雕刻艺术的宗教色彩浓厚B.统治者重视维护个人形象
C.政府主导艺术发展的方向D.雕塑艺术重视叙事与写实
9 . 罗马人热衷于观看粗暴野蛮的斗兽表演,为了能经常参加这种公共演出,他们不断增加公共庆典活动,这给帝国带来了沉重负担。为了摆脱不断增加的赋税,许多罗马市民抛弃家园,流落异乡,或者无所事事游荡于罗马街头,到4世纪时人数已达80万。这表明罗马(     
A.帝国危机潜伏B.民主政治遭到破坏
C.公民意识淡薄D.人口迁徙引发动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罗马元老院作为国家的智囊机构,拥有对国事的发言权。元老院完全由贵族组成,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却可在国内外政策、财政和宗教诸方面向当选的官员提出建议。由此可见,罗马元老院(     

A.没有干预朝政的权力B.能够影响国家的决策
C.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D.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