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历史上民族大迁徙给后人留下了深刻教训与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祖先很早就与中原政权有接触。魏晋政权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安置政策。朝廷在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族人民的同时,也设机构进行管辖。自汉以来,内迁民族就已经“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即内迁民族的百姓也作为编户齐民,而且在赋税上还有所优待。十六国和北朝政权大体都沿用魏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各民族百姓受治于相同的法律,在判罚上有贵族、平民的差别,并无民族差别。

材料二   3世纪,日耳曼人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罗马人视日耳曼人为蛮族,与他们结成单纯的军事同盟。蛮族在需要时提供军事帮助,罗马人按照约定提供钱物,双方各取所需,互不干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蛮族整体定居在帝国境内后,双方依然是两个独立的群体。蛮族首领实际上是独立的国王,蛮族只效忠于自己的国王。各日耳曼王国吸收罗马的一些体制,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地方基本自治,自主性很大。蛮族在罗马人帮助下编撰法典,多是原来习惯法的成文化。罗马人和蛮族人分别使用自己的法律,同罪不同罚。最终,蛮族入侵后的西方形成多族群并立的局面。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等


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3-12-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378年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在与北方游牧民族哥特人的战争中丧命。继位的狄奥多西一世,在382年与哥特人缔结和约:帝国同意哥特人在巴尔干半岛北部定居,同时哥特人履行缴税与服军役的义务。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罗马人的生产方式转型B.罗马国家统治危机加剧
C.罗马境内民族充分交融D.人口迁徙引发政权更替
2023-10-29更新 | 18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普高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里程碑是罗马大道上的显著标识,用于路人了解行路地点和距离。奥古斯都时期,罗马皇帝的头衔名字逐渐成为了碑上文字的主体,而两地之间的距离则放在末尾表示,有的甚至都不进行标识。里程碑内容的变化(     
A.折射罗马政治体制的转换B.反映罗马境内经济联系加强
C.源于罗马统治范围的扩大D.表明罗马对行省的控制削弱
4 . 古代君主

君主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具备国家雏形后,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也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古代的君主们曾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不同的国家,请将下列君主与其国家的发源地相匹配。(单选)

__________③C④_____________
(2)古代君主通过一些举措维护其统治,将下列举措与相关国家进行匹配。(单选)
A.将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B.修建金字塔,至上权威
C.完善法律体系,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D.设置中外朝,强化皇权
以上这些举措中,属于古代罗马的是属于汉朝的是属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是_____
(3)版图曾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是(     )(单选)
A.罗马帝国、汉王朝、波斯帝国B.古埃及、亚历山大帝国、古巴比伦
C.汉王朝、古埃及、古巴比伦D.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4)从早期文明区域到世界帝国的崛起,本质是文明交流与拓展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过哪些交流方式?
2023-09-24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中秋金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的描绘是:地中海周边是遥远而宽广的大陆,它们将无尽的商品流向你处。……人们可以看到来自印度的众多产品,还可以看到来自阿拉伯—费尼克斯的商品,巴比伦的服装以及蛮族国家的奢侈品。……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

——编者摘编自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英文版

材料二:15—17世纪,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是全球网络的唯一结果。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摘编自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世纪时罗马城的地位,分析当时罗马城该地位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的变化,概括15—17世纪欧洲航海探险对加强世界联系产生的影响。
2023-09-21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西塞罗宣称:“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健全的理性,它扩及所有人之中,始终如一,永恒不变。颁布有违这一法律的条例,是宗教所禁止的,即便部分地废止它也不可以,同时我们也无法通过元老院或人民摆脱它的约束。”他意在强调“真正的法律”(  )
A.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B.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C.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
D.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早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就开展了不定期的人口基本情况调查。到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27—公元14年),人口普查趋于系统化和制度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类似于地理考查、地图绘制、分门别类的归档、地籍管理等行政管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表明,这一时期的古代罗马(     
A.人口普查服务于财税制度B.国家管理水平在逐步提升
C.公民人身自由得不到保障D.君主专制程度在不断加强
2023-08-20更新 | 254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届高三10月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8 . 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但一般不直接经商,往往由奴隶或奴释民(奴隶获得释放后成为公民)代为经营。经商发财后的奴释民也多购买土地,甚至不再经商。西塞罗说:“没有什么比农业更好……更适合自由人的。”这说明,在罗马共和国(     
①贵族因无利可图而不愿经商   ②占有和买卖土地是公民的权利
③奴隶经商致富可获得公民权   ④社会的重农轻商观念比较浓厚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06-30更新 | 419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假期检测(二)历史试题
9 . 古代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并立状态,两者之间的交往和冲突,成为古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突出特征,游牧世界曾一度取得优势,甚至消灭农耕世界的政权,改变整个亚欧大陆的世界版图。下列选项可以佐证材料观点是(     
A.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B.日耳曼人消灭西罗马帝国建立诸多王国
C.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拿破仑帝国D.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王国
10 . 典型地反映从十世纪末到十六世纪期间,相对于世俗君主罗马教廷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B.
C.D.
2023-06-10更新 | 62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