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专制王权国家的产生背景

材料一   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如同四处开放的花朵。“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营造一个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城市市民阶层必须展开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这一点与封建王权打击割据势力,加强集权的努力不谋而合,因此共同的利益把王权与城市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李堃


材料二   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最后,法国获胜,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在战争中,法国人民为赶走英国军队,奋起抗争。女英雄贞德领兵多次击败英军,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历史选择性必修1_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就反映这种社会组织结构的社会观念来说,广大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或生长于斯的地方集团的忠诚,要么是对基督教的顶礼膜拜。博伊德·C·沙夫尔指出,人民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因此,占据中世纪西欧社会主导观念的是地方主义和普世主义,而这两种观念则极大地压抑和阻挡着民族情感、民族意识的产生。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四   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杨宁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民族主义》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教材归纳出专制王权国家的产生背景。
2023-10-16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官府采用方田法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地清查,以厘定田税,并写入户帖。南宋时,两浙地区开始推行经界法,规定由农户自行文量土地,依照固定格式绘出“田之形状及其亩步四至”的田形图,并载明土地来源情况,呈报官府检核。南宋政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砧基簿,构成了私有土地产权登记册。明清的鱼鳞图册,即源于此。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1世纪中期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后,派专员对各级封臣和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核查和登记。在教士、郡长、佃户等作证下,专员向当事人询问土地的归属、大小和庄园各类财产数额,并将调查结果登记造册。该登记册为国王提供了征税和下派封建义务的依据。12世纪起,英格兰封建庄园效仿威廉时期的做法,定期清查庄园土地和财产,并登记造册。这一做法为中世纪英格兰封建庄园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据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土地清查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以清查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各自历史进程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土地管理所体现的国家治理理念。
2023-11-28更新 | 1835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中世纪末期,由于王权的加强、较为统一的国家的形成,西欧一些民族在文化层面上取得了民族的共同认同。16—17世纪,在西欧摧毁、瓦解了普世世界国家,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家。恩格斯曾指出:“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日渐羽翼丰满,这个王朝国家再也不能体现、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于是,资产阶级便以全民族的名义展开了对封建专制君主,对王朝国家的批判,要求获得自由、平等、人权和幸福,要用这些新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观念来构建新的国家——民族国家。所以,在英法这些资产阶级力量较为强大的国家,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较为彻底地摧毁了旧的王朝国家,构建起了统一的民族国家。

——摘编于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法由“王朝国家”迈向统一“民族国家”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王权是进步的因素”的历史依据。
2023-04-10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