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2022-07-25更新 | 606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古时期,欧洲的教育和文化知识被教士所垄断,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浸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由此可知,中世纪欧洲的文化
A.因为战争破坏而停滞B.神学色彩浓厚
C.进入黑暗的衰退时期D.哲学加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基督教会根据严重程度将人类恶行由高到低分为七宗,即傲慢﹑嫉妒、暴行﹑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这就是所谓的“七宗罪”。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强化对人的控制,兼具一定的教化功能
B.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C.被新教斥为异端学说,引发多次宗教冲突
D.具有启迪蒙昧,鼓励现世的积极进取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323年,阿奎那被教皇封为“圣徒”。在天主教教会与欧洲世俗诸侯争夺控制权的斗争中,阿奎那借用亚里士多德哲学将希腊自然法改造为体系精致的神学自然法体系,为教廷主张普世教权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持。据此可知神学自然法体系(       
A.有利于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的发展B.促进了基督教信仰在西欧的发展
C.确立了王权和教权的二元政治格局D.维护了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2022-06-2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有人说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没有文化,只有信仰的时代。其主要原因是
A.外族的侵略B.教育的落后C.神学的统治D.精神的缺失
6 . 有学者认为:“中世纪……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称黑暗的中世纪。”下列各项中,对“黑暗”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B.封君封臣制度成为西欧社会特征
C.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D.西欧各国封建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7 . 在欧洲,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关于这一时期的西欧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政治上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B.文化上东正教信仰成为了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C.思维上完全排斥了古代希腊哲学的逻辑思维方式
D.文学上《伊戈尔远征记》代表的市民文学占重要地位
8 .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一书,把封建社会等级划分说成是“神的规定”,把封建君王的权力说成是来自“神的意志”。其主要目的是
A.维护封建神权统治B.传承西欧的思想文化
C.论证基督教的教义D.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
9 . 在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学校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基督教宣扬的“十诫”中涉及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证、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等内容。这反映了
A.教会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B.教会控制了中世纪的教育
C.教会训诫凌驾于法律之上D.基督教文化影响近代欧洲
2022-03-23更新 | 1315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地,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位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天主的谴责,失去永生的机会。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
①体现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的冲突和斗争
②该时期英国签署《大宪章》,加强了王权
③目的在于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
④当时法国国王与教皇对抗,召开三级会议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