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4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克里夫将拉丁语《圣经》翻译成英文。对此,一位英格兰修道院院长谴责道:“他把《圣经》变成了普通的物品。相比以前只对博学的神职人员开放,现在它对平信徒和妇女开放教士的神职变成了平信徒的游戏。”这表明,威克里夫的行为(     
A.促进理性主义精神传播B.旨在推动文化教育普及
C.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D.冲击了教会的统治权威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世纪到13世纪期间,欧洲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不但数量增多,规模也迅速扩大。这显示出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治安的改善。城市容纳了法院(包括市政法院)、医院、宗教团体或行业协会之类的兄弟会等组织机构。此外,大多数城市除了“中产阶级”或“市民”之外,还生活着数量相对较多的神职人员……在波兰,除了早已出现的450座城市外,1450年到1550年间又增加了约200座新城市……但即便在那里,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依旧相当小,不到总人口的15%。1500年,只有6%的欧洲人居住在人口超过1万的城镇。

材料二   14世纪后,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然后开始增长……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1350年到1450年间,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挪威、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减少封建贵族和教会权力机构的土地。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1469年因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斐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简要分析12—13世纪欧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指出这些变化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
3 . 107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和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争权失利后,不得不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向教皇请罪,当时大雪纷飞,亨利一直在雪地里哀求了三天三夜,教皇才接见并饶恕了他。“卡诺莎之辱”本质上体现了(     
A.国王要到教皇门前祈祷B.基督教的影响无处不在
C.教权与王权之间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教会的矛盾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概括材料二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所持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 . 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拥有各种特权,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等各个方面对群众施加影响,还通过各种不同手段和途径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这反映了(     
A.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社会的一切权力B.基督教导致西欧政治的黑暗腐朽
C.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特殊地位D.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中世纪,耶稣曾教导他的门徒应该彼此相爱,教会的法学家们禁止以不义之财布施,强调施予者应该保持纯净谦虚的内心,受施者也要继续传递爱心。同时,基督教会经常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贪恋他人财物等。这反映出(     
A.教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B.基督教文化影响近代西欧
C.中世纪法律受到基督教会影响D.教会控制了中世纪的教育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中世纪之问:光明还是黑暗

中世纪始于5世纪,止于15世纪,整整横跨1000年。仍有些人认为,这1000年是人类走过漫长而愚蠢的弯路,这1000年的贫穷、迷信和黑暗横亘在罗马帝国古老的黄金时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新黄金时代之间……而在15世纪的某个时刻,这种黑暗就烟消云散了。欧洲苏醒了,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开始重新思考。在经历长时间的停息后,人类再次迈出前进的步伐。

这种落伍的观点最早是由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们提出的。人文主义者希望回到古罗马的盛世,而新教徒则希望恢复基督教最初的传统,中世纪这1000年是一个障碍,是过去的荣光和当前的希望之间那沉睡的荒原。

由于种种原因,中世纪的人士早已入土,即使我们用“原始”来形容他们的习俗,用“粗野”来形容他们的生活方式,用“可怕”来形容他们的价值观,他们也无法起身抗议。他们的静默让我们得以安全地孤芳自赏,以他们的时代为参照,我们的时代才显得非常不错。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中评价中世纪欧洲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一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同。”恩格斯意在(     
A.强调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影响欧洲社会各个方面B.阐释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内容广泛
C.痛斥基督教对人类世俗生活的破坏D.肯定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
10 .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诸多国家,其中法兰克王国逐渐发展壮大。800年,查理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其时他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致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合。据此可知,查理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A.抛弃了日耳曼人的部落传统B.全面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C.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D.利用了罗马帝国时兴起的宗教力量
2023-02-24更新 | 14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