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以下为某学习小组研究中世纪的西欧搜集到的部分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西欧资料夹

15世纪欧洲大学分布
1

封君封臣制度
2

中世纪封建庄园
3

材料一   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

——摘编自刘成《英国现代转型与工党重铸》

材料二   据记载,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法国东北通过武装斗争获得自治权的城市有40多个……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中世纪欧洲大部分城市获得了自治权,城市的管理者不再是封建领主,而是由城市居民选举产生,各个城市均有独立的议会、法庭等。

——摘编自杨志卿《欧洲中世纪城市与大学关系研究》

材料三   1213世纪开始的西欧王权的加强,以及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运动,到1516世纪大体完成。这一漫长过程的结束,终结了教会在中古盛期所确立的“万流归宗”的地位,王权的加强、民族国家的胜利必然意味着教皇势力的衰落。

——摘编自《欧洲中世纪的双剑论》

结合资料夹中的图片或材料,围绕中世纪西欧的时代特征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选择并列出资料夹中至少三则资料,图片或材料皆可;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严密)。
2024-05-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学段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服饰最能体现财富、身份地位和意趣,因而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生活习俗的变化。晚明服饰的更新之快令人目不暇接。《阅世编》卷八记载,一些地区时兴宋锦、唐锦,尔后又追求汉锦、晋锦,不久“皆称厌物”。 而小康人家衣饰上无大红不穿,就连婢女也非以大红饰衣不可。八品官配着朝中官服,一些教坊司乐工的穿戴竟与朝臣无异,宫中打杂太监也穿起了蟒衣——图案仅比龙袍少一爪。更有甚者,只有皇帝才配使用的龙纹,也开始在民间出现,团龙、立龙等成为寻常百姓常用的服装花纹。人们似乎完全忘却了风俗生活中的种种限制,追求绚丽多姿的风采。除了服饰之外,住房、饮食、舆马及日用品等方面也是肆无禁忌。

——吴琦、耿新建《晚明风俗变异与民间消费观念的更新》

材料二   中世纪中晚期,狂欢文化及相关仪式、活动为法国所有阶层、性别和年龄的人所共享。上层贵族十分钟爱并支持各种狂欢游戏,也不惮于公开参与大众的狂欢。法国宫廷历来有举行和参加各种狂欢游戏的传统。1393年,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和若干高级贵族在一场宫廷婚礼中举行了一场吵闹游戏:他们化装成浑身是毛的野蛮人,一边不知所云地嚎叫,一边挥舞着狼牙棒,“像魔鬼一样”疯狂地舞蹈。在基督教大斋节来临之前的狂欢节期间,人们大快朵颐、佩戴面具、身着奇装异服,暂时抛弃世俗身份和等级地位差异与各种繁琐严厉的束缚,尽情欢乐,享受禁欲生活主导下的短暂快乐。在许多地方,狂欢游行是属于驱逐群体恐惧和寻求神灵保护的宗教仪式,也是处理某些特定群体事务尤其是违反群体利益事务的手段,因此具有地方自治和加强群体内部凝聚力的意义。

——摘编自唐运冠《法国中世纪晚期的狂欢文化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明与中世纪中晚期法国社会“狂欢”现象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法两国“狂欢”现象出现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2、13世纪,欧洲政府的档案(包括官员指令、财产契约、经济档案和司法记录等)数量大量增长,权力不再依靠个人忠诚来定义,权力的实施越来越少依靠力量,而是通过记载着各种声明、税务记录和皇家法令的羊皮纸来实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世纪欧洲(     
A.教育事业的发展B.自由城市的普及
C.皇帝权威的衰落D.人文主义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古西欧文化继承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但少有科学成就,其主要原因是(     
A.科学成就阻碍封建经济发展B.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
C.古希腊罗马未留存科学记载D.西欧文化领域缺乏领军人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宗教思想与文化】

材料一   古罗马帝国中后期,频繁爆发的瘟疫使业已危机丛生的社会局面更加动荡,社会出现了普遍的信仰危机。根据早期教会史家的记载,基督教徒在这个危机的时期,大力宣扬超越利己的教义,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社会救助行动。因此,基督教的影响迅速扩大,皈依者迅速增多。

——姬庆红《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兴起》

材料二   基督教给罗马帝国以及其后中世纪的欧洲贫苦大众,带来了尊严、生活的目标、公平感、永恒幸福。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现世所能得到的,他们只能在天国中才能获得。在现世中,人们则应该禁欲、忍耐、爱别人,勿抗恶,最好能做到别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再送上去,所以耶稣从一开始就不主张反抗压迫者,他并不提倡改变现实,消除苦难,他认为受苦反而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在现世中受苦就可以到天堂上享福。

——张晓群《基督教为何能赢得古代欧洲人民的心》

材料三   当初罗马教廷和托钵僧团扶持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相信推广教育是对抗异端的有力手段。然而到了13世纪以后,欧洲几乎所有的异端思想都是在大学中茁壮成长起来的。无论是彼特拉克、伊拉斯谟等人文主义者,威克里夫、胡斯、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家,还是哥白尼,布鲁诺、塞尔维特等具有新思想的科学家,都是从欧洲的大学中吸取最初的精神养料的。有些人甚至把大学当作反对教会的坚固堡垒。

——赵林《基督教与欧洲中世纪文化教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发展迅速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上所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记载,修道院的僧侣对古典文学、哲学、法律等世俗学问的研究充满热博。从6世纪开始兼收不做僧侣的“外修生”。教会设立的学校也有许多世俗子弟读书识字。这可以佐证中世纪时期(     
A.教会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B.世俗文化出现复兴的趋势
C.修道院主宰了民众精神生活D.罗马教廷加强了社会控制
2024-05-14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圣经》里有诺亚之子含因为看到父亲酒后失态而受诅咒:其后代“必给他的弟兄做奴仆的奴仆”的记载。17世纪时,基督教神学家对此加以发挥,声称含后来到了北非,是非洲人的祖先。神学家的这一说法旨在
A.宣扬基督教中的宿命思想B.进一步完善非洲的历史叙述
C.扩大基督教在非洲的传播D.为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辩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洛伦佐·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
①是欧洲宗教改革的时代产物   ②推动了西欧文献校勘学发展
③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④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