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如表(如表),出现下述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时间
项 目
1951年1980年年平均增长
法国国内生产总值(亿法郎)4504170854.9%
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
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
5.2%7.2%0.1%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对企业国有化浪潮的坚守   ④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

2 . 1968年尼克松竞选美国总统的费用为2504万美元,1972年其连任竞选费用高达6140万美元。《华盛顿邮报》载文称,美国是“富人的国会,富人的统治,为富人谋福利”。这反映了美国(       

A.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政权B.资本主义固有弊端暴露
C.社会贫富分化现象严重D.福利政策加重财政负担
2023-07-10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64年,英国工党大选获胜后,上台执政的威尔逊政府开始实施“计划化”纲领,为此建立了经济事务部,把国家、地区和各工业部门的生产纳入计划体系。1965年,经济事务部公布了五年国家计划,作为整个英国经济活动的“行动指南”。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逐步倒向了社会主义的阵营B.照搬了苏联经济发展模式
C.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新模式D.推行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23-07-05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豪洋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表所示是两德统一前联邦德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及GDP平均增长率。这反映出二战后联邦德国(        
时期宏观经济政策GDP平均增长率
1948—1966年建立兼顾市场经济和国家调节的社会市场经济约6.6%
1967—1982年凯恩斯主义的需求调节2.9%,其中1980—1982年为0.8%
1983—1989年以供给为导向,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削减福利、减税等2.6%
A.曾经建立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国家治理能力和综合国力不断下降
C.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间寻求平衡D.从根本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5 . 1955年日本政府出台《经济自立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并规定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5%,强调通过财政、金融的间接手段诱导民间企业执行这一计划。该计划的五年增长目标仅用了两年就完成了,而实际的年增长率为9.1%。据此可知,此时的日本(       
A.采用苏联模式促进经济发展B.通过发展经济摆脱美国控制
C.运用宏观调控调节市场经济D.借助重化工业成为军事大国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大选中,提出福利国家主张的工党大胜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丘吉尔和保守党,随后工党政府迅速推出以大规模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以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政策。此后,保守党也承认国家干预和市场经济共存,支持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即“托利社会主义”。由此,两党政策大体一致,形成“共识政治”。英国经济政策也“重返”国家干预,英国也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撒切尔为首的保守党政府提出必须打破“中央集权管理、官僚体制和干涉主义结合的政府风格”以及“包罗万象的政府措施”的口号,积极推动国企、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私有化,并鼓励小股东多而资本少的“大众资本主义”。在强化资本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废除了大批经济管制,开放市场竞争,取消价格、物价和最低工资的管制,鼓励金融自由化,给银行证券业大幅“松绑”,对企业和富人减税,以刺激投资的积极性。此外,撒切尔政府还改革行政,裁减大批政府雇员,削减包括福利、教育和科技等在内的公共开支。

这些在较大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不少中下层人民也因此生活压力增大和缺乏安全感,引发社会一定的不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国“重返”国家干预政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转变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府经济政策的认识。
7 .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了《中小学教育法》,它是一个普通教育补助项目。其中规定:以一个地区的低收入家庭儿童为基础向学校所在地区拨款。该法案通过后,全国95%的县得到补助,大部分集中在最贫穷的城市中心和贫困的乡村地区。为此联邦政府共拨款13亿美元。美国《中小学教育法》(     
A.旨在解决弱势群体因“滞胀”而面临的困难
B.目的是缓和严重经济危机引发的激烈社会矛盾
C.体现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
D.确立了国家全面管理社会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
8 . 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欧国家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繁荣程度,像电力、汽车、塑料、石油和飞机等工业非常繁荣,商店里充满了丰富的食品和服装,饭店、剧院等如雨笋般出现。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B.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C.欧洲联盟的建立D.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
9 . 20世纪,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没有出现“大政府”,国家掌握的权力和资源史无前例。最富的7个国家,公共开支在196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2000 年则占37%。这一变化反映出(     
A.国家干预经济日益增强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C.国家服务社会职能强化D.和平与发展遭遇挑战
2023-03-23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第三条道路”,主张政府可以既吸纳市场经济中自由主义的作用,又兼顾以国家为媒介的实现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力量,强调“摒弃阶级政治”“寻求跨阶级的支持”。该道路的出现说明(     
A.冷战对欧美国家带来极大影响B.意识形态对西方国家影响减弱
C.资本主义存在着自我调节机制D.西方国家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2023-03-23更新 | 414次组卷 | 1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