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74年,美国福特政府实行了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其具体措施是∶减税以刺激经济上升;拨款举办公共服务事业,以增加临时工作岗位。这些措施的实施(     
A.加剧了美国经济滞胀局面B.顺应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要求
C.有利于国家经济良性发展D.体现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2022-11-2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各国政府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集中在自己手中。当时西欧各国的这种执政理念
A.利于增强政府干预经济的实力B.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色彩
C.深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D.对克服“滞胀”作用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70-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私有化改革的同时,频繁出台涉及各行各业的法律法规。一些国家甚至在被私有化的重要企业中持有“特定股”,对任何想取得10%及其以上企业股票的投资者拥有决定权。由此可知
A.私人资本扩张势头受阻B.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成熟
C.新自由主义的弊端显露D.国家干预机制更加灵活
2022-03-22更新 | 665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二战后的科技革命中,科技探索已由个体劳动转变为有组织的社会集体劳动,大规模的研究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航天技术工程。因此,现代科技革命
A.强化了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B.开始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推动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D.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后,为恢复经济,英国开始大规模推行国有化。至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共有16283家,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10.5%;国企员工约200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1%.这一做法
A.遏制了英国经济危机的爆发B.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C.反映了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D.降低了生产社会化程度
6 .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冲击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二战后,凯恩斯等人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西方各国政要的热捧。在凯恩斯理论的指导下,二战后初期的西方各国纷纷
A.减少政府开支B.加强国家干预C.提高贷款利率D.减少服务消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所以获得广泛深入的发展,就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应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导致的大萧条,掀起了广泛持续的国有化浪潮,建构起国家垄断资本这一资本主义稳固的经济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的私有化浪潮,国有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以美、英为主导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尊崇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监管。2008年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爆发,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终结,发达国家的政治重新迈入另一个大的循环周期:凯恩斯主义和大政府时代,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干预和监管的恢复和加强,直接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深化。

——摘编自刘儒《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材料二   正如一些苏联学者指出的“这样全面的工业改革,不言而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该经过几个州若干年试点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改革的结果使企业下放过了头,权力分散过了头,从而削弱了国家对国民经济必要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计划管理,致使地区的“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泛滥。从改革方法来看,赫鲁晓夫往往凭个人的主观愿望,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行改革。对此苏联学者布拉尔茨基发表的文章分析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不彻底的和低效益的。其原因是他用传统的行政方法、官僚主义方法搞改革,不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没有发动劳动人民为改革而斗争。

——摘编自陆南泉《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2)根据材料二,简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二战后西方国家与苏联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
8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把开矿、公共交通、邮电等原属国家垄断的部门交由私人资本去经营。同时,把学校、市政维护、收运垃圾、道路修整等公共事业交给私人“承租”。这反映了英国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D.力求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2021-07-02更新 | 712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