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

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概括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总体有何新特点。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殖民主义制度的出现到殖民主义体系的最终形成,其间存在着一个较长的过程……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欧洲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更加热衷于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为了协调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利益之争,1884年11月15日—1885年2月26日,英、法、德、比、俄等15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就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活动,通过了一个颇为有名的“有效占领”原则。柏林会议的召开和有效占领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与外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摘编自高岱《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在这一进程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发生了变化,老殖民主义政策演变为新殖民主义政策。“新殖民主义不进行直接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隐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达到控制、干涉与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目的”。“新殖民主义在一定情况下也会采取赤裸裸的武装入侵的手段。”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

——摘编自刘青建《试析发展中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兼论殖民体系瓦解的三个经济根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表现和新殖民主义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历史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19世纪末,作为临近拉丁美洲工农结合的香蕉种植园和南美洲现代采矿区的地区,机械化在很多热带地区都非常普遍,这些技术深远地改变了巴拿马和拉美民众的生活方式。就政治层面而言,1821年,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巴拿马人已经开始参与共和制下的政治选举,其公民还享受不同肤色的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这完全是对美国种族歧视的一种挑战。

——摘编自(哥伦比亚)玛丽萨·拉索《被抹去的历史——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

材料二 自从1903年美巴运河条约签订以来,巴拿马的反抗斗争就从未中断过,特别是埃及于1956年将苏伊士运河成功收归国有,以及1959年古巴革命的胜利,使巴拿马备受鼓舞。1959年,巴拿马民众举行了大规模的反美示威游行以及两次进入运河区的“争取主权的进军”,并与运河区的美国驻军发生了流血冲突事件。……1977年9月17日,美巴两国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新条约》,运河基本条约的主要内容为:美国将把运河区领土的大部分归还给巴拿马,由美巴来共同经营和养护;2000年前,两国将以伙伴关系的方式,共同对运河进行营运控制,美国有权在其现有的运河区驻军保卫运河;美国在运河区的全部军队2000年才会撤出。

——摘编自杨建国《卡特政府在<巴拿马运河新条约>上的双重政治博弈(1977—197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巴拿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简析美国归还巴拿马运河的原因。
2023-07-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卡斯特罗时常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经常教育古巴人民:“思想工作是古巴生存的基础。”卡斯特罗认为古巴共产党体现了古巴历史上所有革命者的理想,因此,要加入古巴共产党必须首先承认党纲,向党宣誓。在建立好各政党联合阵线的同时,牢牢把握住军队指挥权这一枪杆子。卡斯特罗独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同各党派、运动和小团体建立联合阵线的同时,牢牢握住革命的枪杆子。在马埃斯特腊斯山区作战的时候,卡斯特罗就提出了土地革命的思想。鉴于解放区财政的困难,卡斯特罗积极发展同平原地区的贸易往来,为山区作战提供了物质保障。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随即展开了他对全国范围内经济思想的实践。

——摘编自尹维杰(卡斯特罗的革命思想及其拉美实践)

材料二   卡斯特罗领导游击队在山区与政府军作战的同时,也指示城市中的“七二六运动”地下组织发动后方攻势。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不断援助拉美各国,希望拉丁美洲整体独立。卡斯特罗的革命思想对拉美各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在拉美出现了夺取政权道路的所谓“卡斯特罗主义”。卡斯特罗积极建立同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关系,以此对抗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他亲和的形象,受到了东欧各国人民的喜爱,甚至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也有着独特的情谊。

——摘编自尹维杰《卡斯特罗的革命思想及其拉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卡斯特罗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卡斯特罗革命思想的影响。
2023-07-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材料一   1905年伊朗(时称“波斯”)发生革命,一位目击者于1906年写道: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正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一一编者摘译自[英]爱德华.G.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1955年万隆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一一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表现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023-10-25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材料二   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他不无感慨地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殖民体系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的这段话反映了怎样的政治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
2023-05-23更新 | 49次组卷 | 3卷引用:21·纲要下册第21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用挑战与应战揭示文明的起源、发展与衰落。有学者认为,这种挑战与应战的理论也可用于观察近现代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提出在近现代民族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大致出现了四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此处选取了前三种),具体如下表所示:

时间

二战前

二战后

15世纪-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8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

挑战者

西方

西方

经济全球化

应战者

西方

东方

西方、东方

挑战方式

战争

经济

军事、经济

经济、民主

经济

应战方式

战争

经济

革命

全面的民族国家构建

区域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摘编自董世举《东、西方民族主义发生的差异——兼论民族主义发展中的挑战与应战模式》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围绕近现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2023-04-26更新 | 530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些西方学者或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其宗主国主动选择的结果。例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在演讲中就宣称:大英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他们”。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西方学者或政治家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2023-06-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平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冲击着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直至其崩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方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摘自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
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做斗争
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
美洲
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制表

材料三   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政府制定“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战略;1979年,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

1964年,韩国提出“出口第一主义”“贸易立国”等口号,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20世纪80年代,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20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中央政府用政策刺激经济发展;70年代,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马、韩三国20世纪60一80年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