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美国与拉丁美洲都还是以农业为主,而且虽然北美洲正开始形成小型的工业,拉丁美洲的矿业却比它的邻居要发达得多。在1850年,拉丁美洲有3300万人口,美国只有2300万,而两个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大致旗鼓相当。可是到了194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变得远为庞大,而其经济局势却变得比美国糟糕得多。

——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赵轶峰译《全球文明史》(第三版)

材料二   拉美的发展主义理论者普雷维什等人认为,拉美不发达的根源是“中心”(西方)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上的不平等,以及中心国家对外国家的剥刚。50年代初期,他提出工业化是拉美国家摆脱“外围”地位的唯一手段和根本出路,……后来他又提出国家干预、地区经济一体化等思想,并以此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拉丁美洲的工业化。……60年代后期和整个70年代,由于他所主张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弊端日益明显,他的理论也受到来自左右两个方面的批评。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到了1940年美国与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可能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雷维什等人提出的拉美发展主义理论被批评的历史背景。
2023-05-3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最深刻的影响是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德、意因战败而退出争霸的舞台,英、法虽跻身战胜国之列,但付出了沉重代价,它们不仅没有像在一战中那样掠取到新的殖民地,连原有的殖民统治也岌岌可危。战后不久,冷战把欧洲推到了美苏对峙的前沿阵地,西欧国家凭借单个国家的力量不仅无力与美苏较量,连生存都成问题。西欧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需要联合起来求生存、求发展。因此,经济复兴与联合成为欧洲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摘编自姜南《浅析战后欧洲一体化理论》

材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1991年冷战结束之前,中国对东南亚的整体认知和外交实践被美苏两大阵营二元化。冷战结束后,中国对东南亚更加自觉的整体认知和外交实践快速兴起。从发展历程看,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大致以东盟为基准,分为三个层次,即东盟、东盟以内和东盟以外。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克服了种种地区合作的知行难题,形成知行共同体,在促进双方关系的基础上,优化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秩序。中国与东盟合作蕴含了双方进一步升级合作并优化地区秩序的新机遇,实现与东盟合作的升级,共同推进包容性地区秩序的构建。

——摘编自翟崑《克服知行矛盾:中国—东盟合作与地区秩序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欧洲实行联合发展策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欧洲相比,中国一东盟加强合作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3-08-29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五)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十五至十八世纪,欧洲列强对非洲以暴力掠夺为主要特征。十五、十六世纪,以掠夺黄金为主,十七、十八世纪,以贩卖奴隶为主。长达四百多年的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了约一亿人口,相当于1800年非洲大陆人口的总和。从十九世纪初到1876年,对非洲主要是领土占有和殖民,把非洲变为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从1876年至二十世纪初,十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据严鋕钰《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和瓜分非洲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发达国家从各自利益和长远需求出发,普遍重视非洲的发展,既发展经贸合作,也直接开展援助。欧美国家对非关注重点逐渐从政经建设、军事控制转至安全稳定、移民管控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非洲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领域逐渐丰富、地域不断扩展,并形成了协调性好、持续性强的对非洲投资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起,非洲经济保持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长,年均增速约为5%。

——据王涛、鲍家政《美国对非洲投资的历史透视与现状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列强对非洲殖民方式变化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西方国家重视非洲发展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虽然绝大多数非洲国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是依附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单一外向型经济并未随着独立而从根本上改善。中心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的速度快、程度高,而边缘地区资本积累的速度慢、程度低,这意味着,非洲的发展是建立在剥削自己之上的。宗主国控制着原材料价格,通过压低价格、转嫁危机使得非洲只能处于被剥削的依附状况。1974-1975年和1979-1982年,西方国家两次遭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西方国家在国际市场蓄意压低农矿产品价格,制造关税壁垒,限制非洲产品进入西方市场。1972年非洲用38 吨剑麻或7吨棉花可换回一辆卡车,1980年用138吨剑麻或28吨棉花才可换回一辆卡车。独立后这种单一的外向型经济不仅没改善还被不断强化,与此同关让时非洲进一步贫困化。

——据马汉智等《非洲社会主义运动与当代非洲的道路选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非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简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非洲发展道路谈谈你的认识。
2023-02-15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1950年发布一份报告指出,拉美乃至整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发达状态,源于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中心外围”结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以及不平等的贸易关系,使得拉美国家无法进行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恰恰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首要动力。该报告(     
A.指出冷战是影响拉美发展的重要因素B.认为拉美无法完成工业化任务
C.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拉美落后原因D.强调西方国家应承担一定义务
2023-01-13更新 | 383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6 . 亚洲的民族解放与发展

材料一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提拉克提出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与英国殖民者进行坚决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对提拉克的迫害举行了政治总罢工。

1896-1897年,菲律宾人民为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1899-1902年,又开展抗美卫国战争。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以及打碎封建大庄园、平均分配土地等口号。在此期间,华侨投身革命,与菲律宾人民并肩作战。菲律宾革命者也支持中国革命,赠款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活动经费,并派革命志士到中国参加反清起义的准备。

20世纪初,中国革命家章太炎在《民报》上转载印度报刊中印度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文章,支持印度人民的革命斗争。章太炎联合印度、缅甸、菲律宾、朝鲜等国的革命者,成立“亚洲和亲会”。“亚洲和亲会”章程规定:“在亚洲各国中,如有一国爆发革命,其它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材料二

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新加坡1965年独立后,政府制定“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战略;1979 年,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
韩国1964年,提出“出口第一主义”“贸易立国”等口号,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20 世纪80年代,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马来西亚20世纪60年代,中央政府用政策刺激经济发展;70年代,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沙特阿拉伯20世纪60年代,政府通过立法和国有化措施,推进石油经济民族主义;80年代,石油权益实现国有化。国家利用对外合资经营、重视科研教育及鼓励私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综合进步,最终发展为“喷气机加计算机”的石油富国。
(1)归纳材料一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对20世纪60至80年代亚洲新兴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原因做出解释。(要求:请选择其经济发展原因的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15更新 | 740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零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