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初,围绕“如何解释中国,英国人该如何和中国人做生意”这一问题,英国“自由贸易派”认为:十三行不怎么热衷进口西方商品,不代表中国市场对西方商品完全不感兴趣,因为在正式贸易以外,还存在大量的走私贸易;中国人实际上是和英国人一样喜欢经商;清朝政府恐惧汉族人与外国交流,妨碍清朝人进一步接受西方产品的就是清朝官方的法令和制度;从历史上来看,沙皇俄国打通与清朝之间的贸易大门,靠的是展示武力而后谈判。所以要促使清朝改变贸易政策,最好的办法是强硬手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先后通过了《1974年贸易改革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1988年),宣布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公平贸易”。这些法案赋予总统以动用各种手段来反对“非公平贸易”的权力,包括因贸易逆差问题、劳工权利问题、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原因向其他国家发起报复性贸易制裁。在具体适用层面表现为,美国指认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如何侵害本国利益,并据此附以相应“救济”措施。与此同时,当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法冲突时,美国政府公然声明法律冲突之下以美国国内法为准。对“公平贸易”政策的青睐逐渐超越党争,在美国高层政客中达成共识。

——摘编自朱洁《美国的“公平”贸易,真的公平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析这一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派”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调整贸易政策的背景,并谈谈你对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如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和大航海开启了世界海上单极霸权的时代,海上单极在英国霸权时代到达巅峰,随后在20世纪初开始步入下降趋势;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酝酿的军事技术、国际规范和海洋复杂性等因素正在世界各地区推回、牵制或稀释各大国的海上权力,及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全球正在进入“海上多极”的时代。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6世纪以来的海上格局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4-05-3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脱钩战略问世,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不发达状况,扭转现行状况的代表性主张。二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纷纷挣脱旧殖民主义的奴役并取得独立,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展现出强劲的力量,持续表达自身摆脱依附、独立发展的正义诉求。以不结盟运动为象征,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作为去依附脱钩主体的尝试性实践取得了初步发展。

伴随着全球化日益深度发展,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发展中国家崛起带来的挑战,也喊出了脱钩的口号,试图同具有战略竞争关系的特定国家断然脱离有关领域的密切联系,以维持优势、独霸资源、摆脱困局,成为“逆全球化”思潮的主要招牌。一些西方大国政府和保守政客出于自身体制危机和无力应对发展困局的窘况,凭借自身优势,通过压制、围堵发展中国家崛起,以求继续维持霸权。

——摘编自许鹏《脱钩:去依附战略与“逆全球化”思潮之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脱钩战略”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力量的变化,据此谈谈你对“逆全球化”的认识。
2023-10-11更新 | 16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亨利八世到丘吉尔,400多年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陆的均势外交,即防止任何一个国家或是国家集团在欧洲大陆取得霸权。孤悬海外的英国隔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这样特殊的海岛型地理位置一方面使英国发展十分依赖对外贸易,一旦大陆强国实现在欧洲的帝国企图,必将影响英国与欧洲各国间的贸易,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就使英国深受其害。另一方面岛国相对安全的环境有利于英国集中力量制衡欧洲大陆霸权野心家。同时,英国社会中实用主义氛围浓厚,造就了英国人务实、稳健、灵活、均衡的行事风格,英国作为“平衡手”随机变换盟友以对抗不断变化的霸权觊觎者。

-摘编自陈翔《英国欧陆均势政策的原因探析》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权力结构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调整期,各战略力量之间的实力对比有了大变化。该些“大变化”的趋势是每一战略力量都倾向于增强自主权和话语权,而这将从客观上“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目的是要恢复其在亚太地区被“削弱”的主导权。

-摘编自杨红柳《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实行均势外交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大陆均势外交”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有何异同。
2023-07-03更新 | 224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通过首脑会议,批判国际经济旧秩序,倡导国际经济新秩序,并与七十七国集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互为影响。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适时把工作的重点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它通过召开各种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改革国际经济关系的纲领和行动原则,从贸易、援助方面的具体要求,深入到国际经济结构和体制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前期,不结盟运动认为南方和北方之间的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因而它继续倡导和推动南北对话。80年代中期以后,面对工业发达国家对南北问题的强硬态度,不结盟运动就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加强集体自力更生的南南合作上来,以增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讨价还价的能力。不结盟运动成立以来,中国与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并于1992年9月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摘编自高志平《浅论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倡导和推动南北对话的历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不结盟运动,并就不结盟运动与中国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尔赛体系的重心在欧洲,在这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强权和实力著称的英、法等战胜国,他们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排斥了社会主义苏联,将战败国踩在脚下,广大中小国家的作用“仅是举手通过最高委员会已做出的决定”,没有真正的发言权。在对待德国问题上,凡尔赛和约一开始就矛盾重重,在达成协议后,它的实施进程也举步维艰。战胜国试图把一切当时能拿走的德国财富都拿走,一时不能拿走的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拿走。和会刚刚结束,德国的复仇主义者就打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在德国蔓延。

——摘编自赖凡《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在矛盾看二战起源》

材料二   二战后很长时间内,美国多任政府均把实现欧洲一体化作为美国的重要战略。在美国看来只有统一强大的欧洲才能有效地“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又可以避免德国民族主义死灰复燃,欧洲复兴也是美国经济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鉴于政治上和经济上新的局面,美国决定重新调整对欧关系,对欧洲一体化实行有条件的支持。冷战结束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逐渐清晰,形成了“新欧洲”战略,称反对美国的法德等大国为“老欧洲”,支持美国的中东欧国家为“新欧洲”,积极介入欧盟扩大事务,支持亲美国家入盟,以此增加约束和控制欧盟的筹码。

——摘编自华芳《美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

谢先泽《从国家利益看美国冷战后欧洲一体化政策调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体系的特征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