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阅读有关民国初期政治设计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四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宣战、媾和及结条约之权。

第五条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富员,但制定官制、官规,及任命国务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十八条行政各部设部长一人为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办理各部事务。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结》(1912年1月2日)

(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民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后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取代)

材料二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埘和及缔结条约。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临时约法》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

一一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关条款内容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而制定。您是否赞同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1-09-2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9年,并且规定1/4的参议员由国民议会选出并终身任职。其中,关于议员任期的规定
A.表达了共和派的要求B.体现了人民的意愿
C.体现了明显的保守性D.合乎历史发展潮流
3 . “议员们既无热情,也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他还需要大力改造”。这反映了1875年确立的共和政体
A.从根本上阻断了保皇派的复辟B.是工业革命扩展的结果
C.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D.经历了艰难的共和之路
2021-05-01更新 | 146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877年,发生了法国共和派西蒙内阁打击教权主义的事件,总统写信对西蒙进行指责,西蒙内阁被迫辞职,王政派的布罗伊便被任命为内阁总理,众议院就此提出抗议,总统又将众议院解散。材料反映出当时法国(     
A.政治力量对峙严重危及共和制B.宪法赋予了总统较大实权
C.保皇派取得政治上的巨大优势D.具有强烈的封建专制色彩
5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
2019-08-23更新 | 28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6届陕西商洛镇安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和其他的古代法律相比,罗马法颇为人们所称道,其理由不仅在于罗马法尤其是私法被奉为现代民法的模范文本的事实,更在于从罗马法中体现出来的统率整个罗马法律制度的灵魂性内核——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精神乃指适应罗马社会商品经济交易要求、反映罗马时代文化特质与政治结构的、抽象的观念性原则,这些观念性原则统率、指导着罗马人的生活,包括生活法律,并且它们——尽管曾被历史尘封——但仍能够被现代的人们从历史的故纸堆中发现。

——摘编自付建平、谢荣国《罗马法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材料二  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是资产阶级各集团之间妥协的产物,妥协的结果使宪法具有缺残、矛盾、可变通的特点。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在法国政治派别斗争格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这种貌似不稳定的灵活变通性却成了宪法的护身符,成为保证制度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因素。

——摘编自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蕴含的精神,并指出罗马法在西方法律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主要是哪两个政治派别妥协的产物,并简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与议会的关系。
2022-03-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把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与1814-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相等同。其比较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段的德意志帝国
A.专制主义色彩浓厚B.民主政治不受民众认可
C.实行君主专制政体D.面临外部势力的威胁
8 .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如果让他们穿越时空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拥有行政权B.国家元首C.军队最高统帅D.解散议会
2021-11-1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摘编自陈曦《浅谈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并说明“光荣革命”体现英国人政治智慧的理由。
(2)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美国宪法的哪些原则?分析这种“安排”对美国发展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法国革命的何种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0 . 法国大革命中,各党派由于政治立场和政治理想等方面的分歧,动辄诉诸体制外的街头政治和暴力手段。1875年宪法颁布后,法国各种政治派别只要在立法两院有一定比例的议员,均可制定对本派有利的法律,在互相妥协中最大限度地保护本派利益,议会内的合法斗争取代了街垒战和街头政治。这一变化体现了(   
A.议会成为法国政治权力中心B.法国政治走向民主化成熟化
C.1875年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果D.各种政治派别利益趋于一致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