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1889年1月,保皇派支持的法国民族主义者布朗热在巴黎选举中获胜。当时,其追随者希望马上发动政变,解散议会,但布朗热执意要在秋季全国大选中堂堂正正获取最高权力。不久,共和国当局取消了布朗热的参选资格,并取缔了支持他的团体。这表明当时法国
A.共和政体比较巩固B.两党政治逐步走向成熟
C.保皇势力日益强大D.民主制度缺乏法律保障
2022-04-08更新 | 876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879年1月,共和派格列维当选法国总统后自动放弃了解散议会的权力,其权限仅仅在于依照议会意愿任命总理并向内阁提出“建议”。此后,政府不再对总统负责,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名存实亡。后世称这一规定为“格列维宪法”。这表明当时法国
A.议会专制制度成熟化B.总统退出历史舞台
C.政体日趋走向民主化D.责任内阁制被废除
2022-03-02更新 | 1296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高、蓝、周四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1873年11月20日,法国第三共和国议会上有一个顽固的年老议员拒绝接受三色旗作为法国国旗,为了等待那个议员去世,议会故意延长麦克马洪元帅的执政任期而通过了总统七年任期的有关法律。这反映了(     
A.法国宪法具有高度灵活性B.共和制的确立异常艰难
C.法国的民主政治日趋完善D.共和派的力量日益强大
2022-09-24更新 | 718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1879年1月,共和派格列维当选法国总统后自动放弃了解散议会的权力,其权限仅仅在于依照议会意愿任命总理并向内阁提出“建议”。此后,政府不再对总统负责,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名存实亡。后世称这一规定为“格列维宪法”。这表明当时法国
A.政体日趋走向民主化B.总统逐步转为统而不治
C.议会专制制度成熟化D.责任内阁制度形同虚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国政府先后于1880年和1882年颁布义务初等教育法,把公民教育设置为学校优先开展的科目,并从制度上和经济上保障全体适龄儿童入读初等学校。同时,不少共和派政界和学界知名人士纷纷执笔为初等学校编写教科书。这些做法(       
A.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人才保障B.顺应了法国政治民主化发展
C.构建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反映出启蒙思想的持续高涨
6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视普及初等学校体育为重建军事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个有效途径,首次采取立法手段将体育设置为初等学校必修课,希望初等学校通过开展体育和军事教育,从而为军队输送忠诚强健的“公民战士”。这一做法反映了
A.第三共和国重视国防事业
B.体育教育决定国家未来
C.第三共和国面临内忧外患
D.法国强化民族国家意识
7 . 恩格斯曾说:“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这表明
A.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B.法国已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C.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D.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的建立
2019-04-08更新 | 78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8年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附加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晚清驻外使节有关近代世界政体大略的综述:

地球万国内治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民主之国,其法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然其弊在朋党角立,互为争胜,甚且各校私见而不问国事之损益,则权不一而志不齐矣。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纵伸缩,择利而行;然其弊在上重下轻,或役民如牛马,伴无安乐自得之趣,如俄国政俗是也。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并,最为斟酌得中。

——摘编自《薛福成(1838年一1894年)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驻外使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找出其中的不当之处,并运用相关史实选择一处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明。)
2019-05-11更新 | 436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1届高三2月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来看,“帝制”取代“共和”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B.民主制度阻碍了工业革命
C.经济发展有助于帝制的巩固D.政局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020-10-20更新 | 290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正面临解散的边缘……尽管外界认力我们的意见力一致,事实上我们正陷于千钧一发的关头……建国之父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约“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卖质是如何处理“州权”问题;三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

——根据《美国文明三部曲》等整理

材料二   (英国)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又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三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三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又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挥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度受到影响,工业化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体制的确立》《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又,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团)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雄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编自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约“大妥协”》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解决中心问题的相应办法和英法资产阶级与王权(复辟势力)妥协的结果。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井说明理由。谈谈你对“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