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023-06-21更新 | 6453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2 . 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2022-06-09更新 | 12871次组卷 | 7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材料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2-06-09更新 | 10233次组卷 | 5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产品原煤烧碱电动机棉纱棉布火柴卷烟面粉
比重28.3%59.4%79.6%46.7%40.3%63.4%80.6%80.4%79.4%
据上表推知,当时(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2023-06-21更新 | 4697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914年9月,北京政府颁布《商会法》,规定商会对各级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该法一经颁布就遭到商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文言文与白话文使用的矛盾B.愚昧观念与科学思想的斗争
C.改良思想与革命理念的碰撞D.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
2023-09-15更新 | 358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考历史模拟预测卷
6 . 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
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
2023-07-10更新 | 3361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2021-06-08更新 | 10770次组卷 | 97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736次组卷 | 259卷引用: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卷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B.
C.D.
2021-07-08更新 | 10381次组卷 | 106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2021-01-09更新 | 10217次组卷 | 96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