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772-1837年)认为,人类社会约存在8万年,分为4个阶级,32个时期。不过,他只对32个时期中前8个时期做了说明,他的说明如下:


——摘编自林雅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   为了保护法国的农业,并打击英国的工业,拿破仑与英国进行贸易战,并且颁布法令禁止任何布料、铁制品甚至是棉花和烟草进入法国……这导致德国鲁尔区原有制盐、烟草种植和加工业乃至整个农业受损,仅烟草禁运就导致鲁尔15%的人口失业,却也阴差阳错给鲁尔区的重工业带来一线生机。英国金属制品无法进入欧洲,鲁尔区看到机遇,将自己从单纯的煤炭区变为欧洲重要的钢铁产区……1818年鲁尔区出现使用蒸汽机车替代马车的新型运煤铁路线,在铁路修筑的狂潮下,鲁尔重工业企业迅速崛起。

——摘编自白梦宸《鲁尔区的崛起:从煤矿到高炉再到“德国的武器工厂”》

材料三   共和政体确立后,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虽按规定委派共和派西蒙为内阁总理,但又要求他对总统负责而不对众议院负责。结果众议院与总统发生冲突。1877年麦克马洪强迫西蒙辞职,令保皇派博富公爵组阁。众议院起而反对新内阁,却被麦克马洪解散。

——摘编自李洪钧等主编《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与现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傅立叶对于人类社会划分的标准及其蕴含的社会历史观,结合所学简析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条件及其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与英国进行贸易战”所颁布的法令,概括鲁尔区重工业企业迅速崛起的因素。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国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的标志,并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视角,说明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必然性,归纳“众议院与总统发生冲突”的实质。
2023-09-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学术界通常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君主制和民主制的混合物,也是在中央集权和联邦分权之间寻求平衡的妥协产物。一些学者对其有不同态度,如德国历史学家汉斯-乌尔里希·韦勒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是“由普鲁士霸权、联邦制的帝国联盟、旧的集权体制和现代选举法等构成的混合体”。它不是君主立宪制,而是“一种独裁的、半专制主义的虚假的立宪主义”。相反,德国宪法学家恩特斯·R·胡贝尔则认为,1871年宪法是“德国宪法问题的合适的解决之道”。

——摘编自沈辰成《德意志帝国宪法:富有特色的立宪议会制度》

材料二   1875年宪法确定了共和国的制度,虽然这是一个“连自己名称几乎都不敢宣布的不光彩的共和国”。但它终于站了起来。共和政体的确立,当然是因为当时保皇派力量分裂,共和派加强了自己的地位,更主要的是因为绝大多数工人、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已经憎恶了君主制度,而这正是法国大革命带来的一个贡献。在此以后,法国虽仍相继出现了两次君主复辟运动,但都宣告失败。

——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

材料三   明治二十一年(1888)四月,新设了枢密院。宪法草案的审议工作就在枢密院秘密进行,明治二十二年(1889)二月结束,择同月十一日纪元节,颁布了宪法、皇室典范及附属各法令。颁布宪法时全都欢腾,举国庆贺;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知宪法为何物。即使对此表示关心的人,事前也全然不知道它的内容,大家只是对盼望已久的宪法,终于发布了这件事本身表示庆祝而已。

——【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德国两位学者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不同认识,并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别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5年法国宪法能够确立共和政体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明治政府宪法制定及颁布的特点。
2023-07-0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市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是法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共和政体确立后,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虽按规定委派共和派西蒙为内阁总理,但又要求他对总统负责而不对众议院负责。结果众议院与总统发生冲突。1877年麦克马洪强迫西蒙辞职,令保皇派博富公爵组阁。众议院起而反对新内阁,却被麦克马洪解散。

——摘编自李洪钧等主编《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雨果在这部作品中探讨了造成剥削与压迫的根源,寻找消除贫困与不公的方法,大力宣扬博爱、仁慈与宽恕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冉·阿让本身是那个制度下被损害与被侮辱的对象,但是他在主教大人的感化下,洗心革面,以最大的利他主义精神,去做一个全新的人。

——潘文年、郭剑敏等《百部经典名著导读博雅高等学校通识教育丛书》

材料三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772-1837年)认为,人类社会约存在8万年,分为4个阶级,32个时期。不过,他只对32个时期中前8个时期做了说明,他的说明如下:


——摘编自林雅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国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的标志,并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视角,说明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必然性,归纳“众议院与总统发生冲突”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部作品”的名称,分析这部作品产生的政治背景,并用一句话归纳雨果这一作品在内容上的特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傅立叶对于人类社会划分的标准及其蕴含的社会历史观,结合所学简析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条件及其历史意义。
2021-03-10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制宪会议代表麦迪逊认为:“1787年制宪会议的与会者担负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以无比纯正的动机,彻底的献身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全心全意投入会议工作,以实现人民所寄托的伟大目标,即设计并提出一套完整的宪法体系,补充原有宪法的不足之处……”

——摘编自戴维·惠特尼《美国总统列传》

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认为:美国宪法制定的动机是取决于制宪者各自所寻求的经济利益,其制定过程明显反映出是不同利益集团互相角逐的过程,而宪法之制定便是此种角逐的结果。

——摘编自查尔斯·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麦迪逊和查尔斯·比尔德认识上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联邦制下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瓦隆巧妙地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7年,连选后连任。”1875年1月30日,该议案在议会以353票对352票,即以一票之差获得通过。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
2021-05-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相议……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才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的建议。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与上。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典范,它之所以被称之为民主政治,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1)依据材料一,概括比较东西方两种制度的不同特点。

材料二   2012年12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现身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打破惯例出席了内阁会议。根据英国惯例,女王作为国家元首一般不插手政务。这次女王受邀前来出席自然引起多方争议,英国立宪委员会的专家就持反对态度,认为这一打破惯例的做法混淆了政府和君主的应有界限。

——《世界文明史》


(2)以17、18世纪的史实概括“惯例”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立宪委员会的专家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政府和君主的应有界限”?

材料三   公元前415年,雅典公民大会商讨是否远征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不了解西西里的情况,但苏格拉底的学生亚西比德富有煽动性的演说激动了许多人,最后公民大会批准了远征计划。亚西比德出征后,反对派在公民大会上宣扬亚西比德毁坏神像,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利用公众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让公民大会通过决议,追查亚西比德的渎神和阴谋反对人民罪,结果导致了亚西比德的叛逃和雅典远征军的全军覆没,雅典由此走向衰落。


(3)依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制存在哪些弊端?结合所学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克服这些弊端的。

材料四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4)依据材料四,分析法国为什么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70年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

材料五   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都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在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制度,结果别人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迫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这是我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之第二因。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5)试概括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0-04-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材料三: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哪一部文献?英国议会颁布这部法律文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政府与议会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
2019-12-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作业11模块综合测评(三)
7 . 西方的法律传统扎根于古代的罗马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上下千余年,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逐步趋于完善,它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罗马法主要分为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法、诉讼法等方面。人法包括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名誉、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继承法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赠予等;诉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

——摘编自周相《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 西方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它的法制文明。它是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来西方社会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而西方法制文明的渊源和基石便是由古代罗马人所创造的法律制度。罗马还开创了一个先例和原则:政治或政府的内部权力必须受到制衡。罗马首创的这一权力制衡原则成为日后西方政治的发展的普遍原则,其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当今的西方政治体制中,无论是采取哪种政体的国家,权力制衡原则均是其政治发展的首义和灵魂。

——摘编自兰奇光《罗马文明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对罗马帝国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力制衡机制下的近代英美政体模式。归纳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规范的罗马法的原则。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启示。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

——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材料二: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关系不是中央集权制下地方从属中央的关系。州不是由联邦政府设置的行政区划,而是联邦的成员,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的政治实体。联邦与州在宪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的权利。同时宪法规定不设世袭国王,也不颁发贵族爵位。参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和众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自白幼缔、张文燕《世界近代史内容标准解析》

材料三: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进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87年宪法确立了哪些民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制度对近代法国、德国的民主实践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导致各国政体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9 . 西方的法治传统直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它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立普遍的、法的统治,树立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是古希腊法治论的基本追求。苏格拉底誓死捍卫法律尊严的思想和行动,表达了他坚定的法律信仰。柏拉图晚年从人性的贪婪与自私、选避痛苦、追求快乐的角度出发,提出以法律对统治者加以约束。他说:“我现在要以法律的仆人这一术语来称呼那些通常被称为统治者的人。”……他把法治的有无提升到国家存亡兴衰的高度来认识,在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权力已经被套上了法律的枷锁。

——孙季平《民主共和法治——古希腊罗马权力制约三大要义》

材料二   在拿破仑帝国终结之后,19世纪的欧洲发现自己面对着在上一个世纪中由孟德斯鸠和卢梭理论化了的两种宪法模式:英国模式和法国革命的模式。前者,英国模式,具有自由主义的和资产阶级的倾向,人们确认它是来源于日尔曼的,但实际上,如同我们已经看到的,它包含了不少罗马宪法的原则;后者,即法国模式,具有民主的倾向,与共和制的罗马宪法有更直接的联系。当然,这一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喜欢第一种模式。

—【意】阿尔多·贝特鲁奇《罗马宪法与欧洲现代宪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哲学家关于法律的认识,分析它对希腊文明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体的模式及建立方式,归纳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规范的罗马法的原则。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罗马的法治精神对今天建设法治社会的启示。

10 . 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式。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即为归纳。下表归纳正确的是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