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十七到十九世纪,西方主要国家先后通过自下而上的颠覆或者自上而下的改良等方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最早开始在政治方面进行近代化转型的国家是(     
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
2024-04-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08月,拿破仑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提出了民法草案,参政院先后召开了107次讨论会,其中拿破仑亲自主持了62次。1804321.《民法典》正式颁布施行。……由此,法国终于有了统一的、反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民法典》。而且,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这部法典在破坏欧洲封建制度和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上起到了不容低估的示范作用。世界各国资产阶级在制定法典时,往往以它为范本。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新中国民法典编纂进程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法民法典发展历程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2024-04-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三国的革命都体现了(       
A.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B.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C.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D.君主立宪制的构建
2024-04-12更新 | 309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789-1875年法国大事记。这从侧面反映出,法国(     

时间

事件

1789年

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

法国第一部成文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

波旁王朝复辟

1848年

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

路易·波拿巴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

普法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巴黎人民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

法国议会通过了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A.民主共和具有偶然性B.确立了君主专制统治
C.多党派均分政治权力D.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民主共和制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史上较完备的民主制度,曾引起世人的向往与研究。法国托克维尔(1805~1859)认为美国民主共和得益于英裔美国人的法律和民主习惯,在这个问题上,梁启超也注重对美国历史传统的研究。托氏认为地方分权制度对于一切国家都是有益的,而对于一个民主的社会更是最为迫切的需要,梁氏也认为地方自治是民主共和制之基础。托氏认为分权制衡的原则使得各司其职,不至于越权;梁氏认为在美国政治实践中,“如果行政部权限太狭,则……不能自由以行其政策;反之,行政部则将滥用其职权,而反于共和政治之本意”。托氏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进行考察是为法国人民寻求一套实现民主的机制与原则,而梁氏研究美国民主共和制之目的在于说明美国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不具备此类条件。

——摘编自张顺昌《托克维尔与梁启超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认知比较研究》

材料二   17、18世纪,法国和英国在海外殖民地上进行了长期的对抗,但法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致使其败于英国,并加剧了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一些游历英美的法国先进人士开始寻求良策。法国是一个政治思潮纷繁复杂的国家,启蒙思想、保王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法国国内局势也容易受欧洲影响,比如在路易十六被处死后,为扑灭法国革命火焰,英国联合他国组成反法同盟,而巴黎人民推翻无力抵抗的吉伦特派的统治后,雅各宾派趁机上台执政,他们实行恐怖政策,无数的无辜人被送上断头台。从1789年到1875年,法国政体经历了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和共和制的交替转换,一共颁布了12部宪法,并且每一个时期的权力机关内部派别林立,代表着不同集团的利益。虽然几经波折,但它(共和政体)仍旧是法国一直追寻的理想政体。

——摘编自卓健君《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与梁启超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认知的异同,并简要说明其认识不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的因素和特点。
6 . 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870年以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向妥协。“转折”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取得胜利B.《人权宣言》发表
C.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787年宪法的颁布
2023-04-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B.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C.外国侵略势力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D.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2022-10-19更新 | 162次组卷 | 10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1875年法国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B.共和制不适合法国国情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2022-05-27更新 | 316次组卷 | 5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世界近代民主运动中,英国采用和平的、改良的、渐进的方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以革命、战争和政变的方式最终形成“两院制加总统制”的政权组织形式;美国则以其独特的条件建立起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政体。这反映了
A.革命是实现民主的基本方式B.总统共和制是时代主流
C.美国民主制度优于其他国家D.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