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的每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对“纠错机制"解读合理的是
A.总统有权任命部长等要职B.国家元首具有至高无上地位
C.保皇派的实力占据上风D.宪法保留大量封建主义残余
2020-10-0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历史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II)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把国家当作“理念”来看待的黑格尔,曾揭示过一个极重要的道理,他指出,国家制度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必须适合于本民族“理念”的发展。因此,每个民族都有着具有自身特点的政治制度,要想把某一民族的国家政治制度强加给另一个民族,往往是徒劳无益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解读文中“理念"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予以阐述(要求:紧扣材料,自拟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3 . 阅读下表,下列各项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美法两国政体优于英德两国B.英德两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美法两国
C.四国均通过立法方式确立代议制D.德法两国分别全盘接受了英美两国制度
4 . 凌胜银在《西方民主政治的问题与扬弃西方民主政治的宏观解读》一文中指出:“英国内阁制、法国的半总统制,事实上已经背离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平衡制约的理想蓝图……”。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A.三权分立是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B.英法民主政治架构降低了行政效率
C.三权分立只是一种空想难以实践D.英法是一种行政权占据优势的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6 .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主要涉及议会及政权分配运作的规定,它完全没有体现《人权宣言》的内容,对于公民权利设定和保障,……是一片空白”。但就是这部最不完整,最落后的宪法”,却成为18世纪末以来法国最“长寿”的宪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宪法平衡了各方的政治利益
B.资产阶级丧失政治主导权
C.《人权宣言》已失去进步意义
D.法国民主共和制徒有其表
2019-05-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法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是国家的最高管理机关,它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内阁成员名单由总理提出,以总统的名义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由此,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总统要对选民负责
C.议会只有监督权
D.总统只受制于内阁
2017-12-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名校学术联盟(临川一中、景德镇一中、雁潭一中等)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法国政体演变过程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妥协是法国政治文明的特点
B.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封建王朝
C.君主派和共和派长期反复较量
D.通过渐进的制度改革走向共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著名学者沃特金斯在《西方政治传统》指出:在价值观念上,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植根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性多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到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妥协机制以及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协商与妥协艺术,是把历史上依次崛起的、最初是反体制的各阶级、群体顺利纳入宪政体制的重要力量;而作为宪政对立面的独裁政治的出现,则根源于一些人坚持其天启信仰,拒绝向对立学说、观点做任何妥协,并设法将其信仰强加于人。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克斯·韦伯(1864-1920)揭示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容:贪婪哲学体现了个人对于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作为目的负有某种责任的观念、尽职的观念,同时在增殖过程中所表现的执著视为伦理观念、精神气质的表现。把赚钱纯粹当作目的本身,赚钱、获利支配着人并成为他一生的最终目标。资本主义精神是与某种道德理性相结合的,它既是对赚钱的着迷,又体现道德理性的要求。善行使普通人的日常行为具有宗教的意义、摆脱了无计划无系统的特点并具有了冷静自制的理性特质;同时善行意味着自助者天助之,自我拯救必然导致主体意识的自觉与自信。在马克斯·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精神的培养和适应资本主义能力的提高方面,宗教教育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培养上述观念和克服传统主义。

——摘编自戈士国《新教伦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道德支撑——解读马克斯·韦伯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材料二冯友兰(1895—1990)的“人生境界说”(1942年提出)将人们觉醒程度的不同依次划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种境界,由低到高,引导人们最终进入“天地境界”,完成“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想人格。“人生境界说”一方面吸收了道家出世的思想,另一方面吸收了儒家入世的精神,力图融儒家和道家的价值观为一体,实现自觉和自由的统一。冯友兰说:“儒家墨家教人能负责,道家能使人外物,能负责则人严肃,能外物则使人超脱。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才真正是‘中国人’。”冯友兰既肯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价值的基础之上又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人生境界说”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深层次把握,为中国伦理思想增添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高武全《冯友兰道德观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思想根源和目的,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指出思想、伦理等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2017-05-08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