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八个氏族文化区,时间上有先有后,规模上有大有小,水平上有高有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共同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该学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中华文化(     
A.具有地区的不平衡性B.以各地的交流为基础
C.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D.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
2 .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形成了八大文化区,分别是黄河流域的甘青区、中原区和海岱区,长江流域的巴蜀区、两湖区和江浙区,此外还有燕山以北到辽河流域的燕辽区和位于陕、晋、冀北部及内蒙古中南部的雁北区。这反映了(     
A.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形态B.黄河流域的文明最为发达
C.中华早期文明多元发展D.新石器时代文化高度繁荣
2024-02-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四川三星堆遗址发掘出的青铜人面像造型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双面神人青铜头像、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神人侧面白石雕件、杭州良渚遗址出土的三叉形玉器雕刻的神人兽面像相似。这说明(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双面神人青铜头像 神人侧面白石雕件   三叉形玉器神人兽面像
A.中国迈入阶级社会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中国出现早期国家D.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2024-01-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向西北传播和影响的产物,在适应甘肃、青海等地自然地理条件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曾一度被称为“甘肃的仰韶文化”。这印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A.历史悠久B.世界领先C.多元一体D.魅力独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沈阳新乐遗址是1973年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出土了石器、骨器、陶器、木器、煤精制品和黍(碳化)等大量重要文物,其古房址遗迹布局与西安半坡文化很相似,据此可推知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B.多元一体C.博大精深D.魅力独特
2024-01-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与安徽凌家滩文化并列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良渚文化的“暨尤”环与红山文化玉猪龙相似,凌家滩出土的玉猪龙兼有红山文化因素,良渚文化玉器汲取了凌家滩的传统并加以创新。这反映了(     
A.母系氏族普遍使用玉器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C.原始人群已有区域交流D.华夏认同观念已逐渐形成
7 . 有学者在论及中华文明起源时指出,中原的仰韶文化、鲁南苏北的青莲岗--大汶口诸文化,与江汉间的屈家岭文化有切不断的交流。北方的红山文化来到临汾盆地的陶寺遗址后,与来自关中的仰韶文化汇合。这几方面的聚合,终于给予中原文化巨大的发展能量,蔚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主流。该观点认为中华文明(     
A.起源于中原的仰韶文化B.由多元文化汇聚而成
C.形成于夏商周三代时期D.由单一文化发展而来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牛河梁坛、庙、冢,到江淮地区的凌家滩墓地和环壕聚落,再到中原地区以双槐树为代表的河洛古国遗址,在距今5500—5000年各地均出现了以城址、祭坛、王陵、“璧琮璜”玉礼器和“鼎豆壶”陶礼器为标志的古国,它们恰如满天星斗,构成了中华文明初曙阶段的多个源头。而且,由良渚、焦家、凌家滩、牛河梁等遗址中的史前先民所创造的玉器、陶器和棺椁等一整套礼仪制度,开启了我国礼乐文明的先河。

——摘编自方辉《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连续性及其文化基因》

材料二没有周公就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摘编自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公制礼作乐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考古研究发现,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明中存有数千里之外的红山文化特征的玉器,更与江淮地区凌家滩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距今4300年前,龙山时代文化间的交流在其中心或都邑性遗址中的表现出现高峰,甚至形成一波浪潮。由此可见,早期中华文明(     
A.逐渐趋向于一致性B.渐次迈入文明社会
C.萌生华夏认同观念D.呈现出交融性特征

10 . 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鸟足神像,这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一文物印证了(     

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具备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D.宗教蒙昧主义思想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