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已经遍布今天中国的各个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长江流域至少各自存在三大族群……正是这些族群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早期中华文明。这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起源最早B.星罗棋布C.单一中心D.多元一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向西北传播和影响的产物,在适应甘肃、青海等地自然地理条件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曾一度被称为“甘肃的仰韶文化”。这印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A.历史悠久B.世界领先C.多元一体D.魅力独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牛河梁坛、庙、冢,到江淮地区的凌家滩墓地和环壕聚落,再到中原地区以双槐树为代表的河洛古国遗址,在距今5500—5000年各地均出现了以城址、祭坛、王陵、“璧琮璜”玉礼器和“鼎豆壶”陶礼器为标志的古国,它们恰如满天星斗,构成了中华文明初曙阶段的多个源头。而且,由良渚、焦家、凌家滩、牛河梁等遗址中的史前先民所创造的玉器、陶器和棺椁等一整套礼仪制度,开启了我国礼乐文明的先河。

——摘编自方辉《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连续性及其文化基因》

材料二没有周公就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摘编自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公制礼作乐的影响。

4 . 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鸟足神像,这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一文物印证了(     

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具备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D.宗教蒙昧主义思想盛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亮相2022年央视春晚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青铜大面具,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面具,其分铸技术、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据此可以推断出(     
A.商周时期盛行神权政治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分封制度促进区域联系D.地理环境决定中华文明发展
2023-12-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A.呈现一体化趋势B.具有多元性特征C.依赖生产力发展D.体现兼容的特色
7 . 2021年公布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从年代分布来看,旧石器时代有5项入选,新石器时代有33项,夏商时期有10项,两周时期有15项,秦汉至明清时期有37项。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B.兼容并包C.多元一体D.以中原为中心
8 .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 都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②都以精美的玉器著称
③尚未产生贫富分化          ④ 是中华文明多源性的重要例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三星堆三号坑出土1件神树纹玉琮,其整体呈较规整的方柱体,中有周正的圆孔,器表有线刻纹饰,纹饰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有颇多近似之处,器物形制与齐家文化的玉琮高度相似。据此可知(     
A.古蜀文明可能是外来文明B.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
C.三星堆产生了最早的礼器D.三星堆玉器已为常用器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21年3月20日根据“考古中国”通报,有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新的“祭祀坑”,与之前的祭祀坑共同构成了“祭祀区”。专家推测,这是古蜀国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场所。这可以用来解释(     
A.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B.神学色彩融入了国家政治生活
C.礼乐制度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D.早期人类文明的信仰及其文化
2023-08-15更新 | 236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