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距今约6000—5000年,龙的形象分别出现于黄河中游、长江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由此形成了以龙的形象为代表的各地区在原始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性。这体现了(     
A.手工制作工艺的多元并立B.区域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C.母系氏族社会的辉煌成就D.中原文化的扩散与创新
2 . 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铜石并用时期,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存在突然“中断”的现象,而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却持续向政治集中化、社会阶序化发展,最后出现商王朝这样的庞大政治体与复杂社会。这种现象(     
A.凸显出商朝的政治核心地位B.可用于解释早期文明的特征
C.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D.可实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2013年起,三星堆两次入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青铜人像、金面具、金杖等又彰显出古蜀文明的异彩纷呈。这反映了(     
A.古蜀文明已超越中原文明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C.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形成D.早期国家注重祭祀仪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三星堆遗址发掘中,考古专家发现作为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殷商王朝和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古蜀国,在3000多年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出土的玉制礼器具有明显的商文化因素,青铜器却又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这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殷商和古蜀相互学习
C.古蜀文化源自中原D.古蜀文明比殷商文明先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考古发现,中国境内古人类学的材料相当丰富和系统,新石器时代,特别是万年以来的文化遗存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这些发现(  )
①可与中国文献记述的远古神话传说相互印证 ②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本土和多元特点
③证明新石器时代以来文明的多元一体趋势 ④显现社会发展到复杂阶段,文明曙光已初现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3-01-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第一中学、昆山中学、昆山震川高级中学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徐州新沂花厅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玉器。陶器多具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部分陶器 及玉器等又具有良渚文化的特征;墓葬中既有体现大汶口文化的殉猪、殉狗,又有体现良渚文化的殉人。这可以实证石器时代的(     
A.文化交融B.部落冲突C.氏族联姻D.邦国扩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著名学者张光直先生指出,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中国各地史前文化互相分立。公元前5000年左右,新的文化出现,旧的文化扩张。到了约公元前4000年,这些文化彼此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了“共同的考古上的成分”,逐渐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这一观点表明(     
A.文化遗存分布广泛B.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D.中原文化处于核心
8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022-09-08更新 | 10441次组卷 | 9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中国方言是汉语的分支。中国地域广阔,汉语的方言众多。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如下图所示。这体现中华文化
A.种类丰富和多元一体B.不断传承和与时俱进
C.求同存异和人文精神D.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
2022-06-05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