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鸟足神像,这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一文物印证了(     

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具备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D.宗教蒙昧主义思想盛行
2 . 杭州亚运会的奖牌“湖山”将良渚文化的精美方形玉琼和圆形的奖章融为一体,体现了鲜明的良渚文化特色,而考古学证明中原地区无论早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龙山、二里头文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这表明(     
A.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没有发生碰撞B.良渚文化比中原文化发达许多
C.良渚的文化是中原文化所不及的D.中华远古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
3 .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广泛分布、多元一体的特点。下列叙述中能够体现出多元一体这一特色的是(     
A.姜寨聚落遗址有着比较丰富的陪葬品,但墓葬群的差别不大
B.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神庙址
C.陶寺遗址出土的彩陶龙纹被认为与红山文化的龙鳞纹有关联
D.良渚古城的城墙是良渚文化显露在地面上的最后遗存
4 . 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A.呈现一体化趋势B.具有多元性特征C.依赖生产力发展D.体现兼容的特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及青藏高原这些地区,逐步形成了以采集狩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文化: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逐渐产生的是以早田粟作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史前文化;长江流域逐渐形成以水田稻作农业为主的史前文化。这表明(     
A.中原地区的文明辐射到各地B.中国古代文明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C.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先进性D.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性特点
6 . 20世纪90年代,考古学家严文明提出,中国史前时代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核心(花心),包括不同经济文化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分层次联系(东夷、百越等文化处于第二或第三层,是花瓣)的重瓣花朵式格局(如下图所示)。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A.本土性B.多样性C.连续性D.独立性
2023-03-20更新 | 18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是世界彩陶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发展序列最为完整的彩陶文化。下列是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物。这些文物可用于说明(     

A.当时跨地域文化交流频繁B.当时中国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D.早期人民的审美逐渐趋于统一
8 . 在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中,既发现大量与中原地区类似的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众多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神树等,其独特的祭祀行为,包括“燔烧”、器物分层等也十分罕见。这反映出(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B.古蜀文明已超越中原文明
C.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D.早期国家深受神权政治影响
9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022-09-08更新 | 10441次组卷 | 94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学者说:“在陶寺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彩陶龙盘,其中‘龙’正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在陶寺也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的玉琮被认为是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元素。而常施彩绘的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有良渚文化的因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A.早于世界其他文明B.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C.起源于夏商周时期D.出现了玉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2022-08-28更新 | 1668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