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量的考古研究表明,我国有丰富的文化遗存,自古以来中华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的许多地区,绝非“外来”,亦非局限于黄河流域,也说明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民族起源是多地点的,多元的,做繁星点点,广布在远古的中华大地上。

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部分)

考古发现

基本介绍

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

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

共发掘墓葬620余座,发掘的墓葬时代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反映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进程

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

遗存面貌清晰地反映出高句丽、渤海国佛教物质文化在中原地区影响之下传入与发展的历史事实

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州桥是运河遗产中的典型代表,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宏大的历史场景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为温州作为龙泉瓷大规模外销的起点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重要实证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考古新发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对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群中有一组特殊器物,包括环首刀、铜凿等,这些器物在当地没有文化根源,而恰是中国西北系青铜器中的典型器物,其来源不言自明。二里头青铜器群中发现有含砷的青铜器,砷青铜技术始源于西方。这反映出中华早期文明(     
A.起源于二里头文化B.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
C.区域发展很不平衡D.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2023-09-06更新 | 47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表。据下表可推知中国古代早期(     

记载

出处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

《史记·五帝本纪》

“《山海经注》引《世本》云,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生青阳及昌意。”

《越缦堂读书记》

A.区域之间存在一定交流B.文献资料丰富
C.私有制得到了迅速发展D.文化认同度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据统计,中国大陆目前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城址共有150余处,分为八大区域,其中黄河中游17处,黄河下游24处,内蒙古中南部14处,内蒙古东南部至辽宁西部78处,青海高原4处,长江上游7处,长江中游9处,长江下游2处。这反映出(       
A.早期各文化之间交流频繁B.辽河流域文明程度高于中原
C.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D.当时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023-06-26更新 | 51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考古发掘,在距今约5000年前辽宁西部山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等祭祀礼仪性建筑,其中发现了以龙、凤、人等为题材的成套玉礼器,下图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玉猪龙明确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文物可以说明辽河地区开始出现阶级分化
B.研究红山文化有助于了解母系氏族社会文明
C.此遗址展现了公元前5000年前后的辽西风貌
D.此遗址是中华文明“多元并进”格局的例证
2023-06-20更新 | 24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6 . 黄河行经河北平原,每当汛期河道呈现漫流状态,洪水奔流,四溢成泽,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下图是史前时期(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遗址分布图。据此图可以推知,史前时期(       
   
A.黄河上游地区重视水利的兴修B.河北平原腹心地带生产力水平较落后
C.各遗存对外来文化呈排斥态度D.黄河流域持续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2023-05-21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三模(保温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早期中华文明区域分布广泛,有学者根据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绘制了如图。这主要反映了(     
A.南方地区文明发展滞后B.中原文明影响周边区域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点D.早期文明呈现区域分工
2023-05-02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自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末期,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地域特征明显。然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不仅始终保持着,而且范围和程度也稳步地扩大和加深,直至秦汉帝国的建立。这说明中国文化(     
A.具有南北对立特征B.在发展中不断交融
C.深受社会形态影响D.从多元转变为一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像头顶着一件放大比例的青铜觚,而此类青铜觚是同时期中原商王朝贵族最常使用的青铜礼器。这一考古发现可以说明(     
A.华夏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B.中原的青铜制造技术比长江流域进步
C.商朝加强对长江流域的控制和管理D.青铜器是中原与长江流域交流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商代受中原以外文明的影响,在农业作物中,出现了南方的稻与西方的麦;在建筑方法上,把南方的木结构与中原的夯土技术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流。这体现了(     
A.集权促进文明交流B.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C.商代文明影响广泛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3-30更新 | 32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