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仪礼·丧服传》中记载,“君,谓有地者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贾公彦在疏解此句时也说:“是诸侯之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士无臣,虽有地不得君称。”这反映了周代分封制下(     
A.存在多级君臣隶属关系B.周天子的最高权力受到挑战
C.君臣之间标准混乱无序D.宗法制确立了权力传承标准
2 . “二王三恪”制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此后新建立的王朝,会册封前两朝或三朝的王室子孙,以示尊敬。周灭商后,商纣王的子孙被册封为西周的“二王三恪”。这说明(       
A.世袭制是该制度实施的前提B.分封制根植于久远的文化传统
C.西周时期民族融合逐渐兴起D.史书关于纣王的记载有待考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二十年,晋文公召(周)襄王,(周),诸侯毕朝。”《春秋》也诅载了这件事,并将其表述为:“天王狩(猎),《春秋》的撰述特点是(     
A.秉笔直书B.为尊者讳C.详略得当D.以人物为中心
2023-10-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尚书大传》记载,西周时期,圭玉充当了对诸侯德行考核的结果,如果诸侯没有过失(主要指对周王朝服从与否),天子就会把圭玉归还于他,如果有过失,改过后才会归还,如果三年内不能得到圭玉,就会减免爵位,六年内不能得到就减免田地。西周这些做法(     
A.有利于加强君主的专制统治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分封秩序D.促进了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
2024-02-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西周“义尊”铭文记载,周武王赏赐身边近臣“义”贝高达三十朋,这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而“义”又是与商代王室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大族“丙”族的后裔。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初期(       
A.周王通过赏赐办法确立权威地位B.武王“因俗而治”以强化地方管控
C.礼乐制度是维系君臣关系的关键D.部分殷商贵族仍有较高政治地位
6 . 据典籍记载,下表是先秦时期被征服者向征服者承担义务的变化过程。

这反映了(     
A.国家组织形式日渐紧密B.铁器牛耕逐渐推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D.宗法观念日益增强
2023-04-20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西周青铜器利鼎的铭文记载,九月丁亥日,王在般宫召见利,利站在殿中面向北,“ 王乎乍命内史册令利” ,册命辞说“ 赐你礼服、车上的銮铃和旗帜”,利跪拜叩头。此铭文(     
A.证实了贵族生活的奢华B.反映了周王室衰微的局面
C.记录了西周的册命仪式D.揭示出内外服制度的作用
21-22高三·浙江·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诗经·閟宫》记载,周公东征平定三监之乱后,周成王感念周公的功劳,将周公的长子伯禽封于鲁,到那里奋发有为、拓土开疆,做大周王室的忠臣良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同姓贵族是分封的唯一依据B.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是周成王的主要目的
C.鲁国是最早的一批封国D.鲁国的分封强化了中央集权
2022-12-2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六)(13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尚书》记载:“(周公说)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周易》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由此可知(     
A.汤武革命推动了社会转型B.周统治者重视敬德安民
C.夏商亡于天命学说的泛滥D.夏商周王室都信奉天命
2022-08-20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左传》记载,鲁国公受封时,"锡之山川,上田附庸”,被封赐的人民,都是当地的居民,不是从外地移入的,鲁国公自己带到封国去的人,只是祝宗卜史、官司奴仆和军事扈从。这一授封方式意在
A.扩大西周的统治区域B.减少封国间的矛盾冲突
C.推动区域文化的交流D.维护封国内的统治秩序
2022-06-04更新 | 81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合山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