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 . 据“清华简”记载,“商邑兴反,四方祸乱未定,多侯邦伯,率去不朝”周公与周成王出兵平定叛乱后,“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子,以作周厚屏”,据此可知,西周
A.分封制宗法制的推行巩固了统治B.大规模分封始于周公和周成王时
C.重视血缘关系对巩固统治的作用D.对古代帝王后代都进行严格管控
3 . 有学者指出,与异族联姻贯穿于西周王朝始终,并成为其政治特色之一。据文献记载,西周十二王的王后来自西羌族的较多,如武王后邑姜、成王后王姒、康王后王姜、昭王后王祁、穆王后王俎姜等。这种联姻
A.促进了西周王朝迅速崛起B.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宗法制
C.有利于多元一体国家发展D.形成了华夷之辨的民族观
4 .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三门峡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这一做法
A.体现了中国历史的延续B.有利于巩固新兴的西周政权
C.实现了周朝的集权统治D.说明了周人的政权基础薄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史料记载,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20世纪80年代,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
A.宗法等级制森严B.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C.周朝统治中心在随州D.分封制遭到破坏
2021-03-11更新 | 357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并众封功臣谋士,尚父被封于营丘,曰齐。据此可知,分封制
A.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B.有助于笼络异姓权贵
C.确保西周统治长治久安D.与宗法制度相辅相成
7 .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材料反映出当时
A.周王由此丧失了分封大权B.太公首倡尊王攘夷的口号
C.诸侯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D.齐国成为屏周的重要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715次组卷 | 2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北师大附属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2019-12-02更新 | 107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的历史文献和青铜器铭文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强化了各地的风俗
B.有利于不同民族的融合
C.导致了西周的分裂
D.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
2019-01-13更新 | 393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