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1956年,中共八大在各地先行探索开放市场的基础上,作出建立自由市场的决策。然而到1958年国家却取消了商品经济、关闭了集贸市场。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央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模式B.经济结构实施重大调整
C.经济体制由市场向计划回归D.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2 . 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当时人们这样做
A.表达了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B.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C.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表现D.有利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3 . 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2019-12-04更新 | 1150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肇庆市德庆县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某中学生读了如图的漫画后得出几点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时是政治挂帅的大跃进时期
B.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影响
C.表明计划经济追求产量和速度
D.当时的经济建设以农业为核心
2009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5 .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19-09-25更新 | 493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
6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地掀起一股诗歌创作的热潮,其中一首《炼铁颂》中说:“小小土炉昂起头,就像火龙朝天吼,群龙吐气气如虹,铁水沸腾向东流。”该诗反映了
A.全行业公私合营掀起高潮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实现
C.人民建设热情得到极大提高
D.国民经济调整取得巨大成就
7 .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019-06-13更新 | 27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身全如界面

材料一   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平二调”。……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材料一表明“大跃进”的核心是什么?反映了“大跃进”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有何特点及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和失误的主要原因。
2019-06-03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9-05-27更新 | 11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汶上一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图”,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共八大的正确指引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D.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2019-05-16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