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2 . 据《临川县志》记载:“出工一条龙,做事一窝蜂,不管干多少,都是记高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文革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D.二十一世纪初期
3 .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高潮C.“大跃进”运动D.改革开放时期
4 . 大跃进期间,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全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对此给予了极大支持,这反映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开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
C.农民自发纠正左倾错误D.中央领导人一致支持安徽实行责任田
5 .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6 . 下图是一幅于1958年绘制的农民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导致壁画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D.科技发展的巨大成果
7 .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农村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实行公社化,不分你我他,人都是公家的,一碗稀饭是自己的。”该打油诗流传的背景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
C.“大办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
D.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
8 .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美国客人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30年”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正是走了S形。这一时期“走弯路”的突出表现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9 . 建国后到2005年,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1965年的调整时期外,中国政府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其中1958﹣1962年的“二五”计划被称为“夭折的计划”。导致“二五”计划“夭折”的直接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B.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C.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10 . 20世纪50年代,中国“红专大学招聘各处可见爱你,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一五”计划重视工业化建设B.“双百” 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C.“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