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1 . 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柳随年曾提到这样的小故事:某年秋,国家计委干部去河北徐水搞共产主义规划,问老农一亩能产多少粮食,老农两次都不吭声;问到第三次的时候才用嘴指着牌子上的800斤;又问能产800斤吗?他说,包括秸秆在内.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结构急需得到调整
B.一五计划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C.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
D.“左”倾错误影响农业发展
2 . 下图是一张年历画,画中题诗:“人民公社顶呱呱,工农商学兵一家。人众财多好建设,工农业遍地开花。”此年历画应该出现在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期间
D.“大跃进”时期
3 .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
①“多”
②“快”
③“好”
④“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 下列选项中,与八大所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相违背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整风运动
C.反右倾斗争
D.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2018-12-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港澳台班)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958年,中共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从中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2018-12-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D.迅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7 . 河北省徐水县1958年8月推出供给制,全县实行“十五包”:“吃、穿、住、鞋、袜、毛巾、肥皂、灯油、火柴、烤火费、洗澡、理发、看电影、医疗、丧葬,全由县里统一包下来。”这本质上反映了
A.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
B.“大跃进”成就显著
C.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
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
8 . 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指出:“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其他工业也跟着快;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慢,其他工业也跟着慢。……问题是我们想不想、要不要高速度?我们想要,就有,不想要,就没有。”这表明
A.大炼钢铁已成为当时中国工业生产的中心
B.只有大炼钢铁才推动当时中国工业的全面发展
C.钢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现代化工业国家的核心标志
D.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完全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高速发展”追求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下列三幅图共同反映了

A.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改变B.经营方式的改变
C.农民利益的保护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
2020-05-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时代特点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反映的新中国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③④②①
2018-10-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10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