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某中学生读了如图的漫画后得出几点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时是政治挂帅的大跃进时期
B.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影响
C.表明计划经济追求产量和速度
D.当时的经济建设以农业为核心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有六亿多人口,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摘编自《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

材料二   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

——摘编自《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


(1)材料一强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怎样的严重错误?
(2)材料二中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二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3 . 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我党曾犯了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挫折与损失,带给人们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亩产12万公斤”“皮棉亩产5000斤”和“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

材料二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年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比上年
1966年2534亿元+17.3%(约)558.7亿元+24.4%(约)
1967年2104.5亿元-17%(约)419.4亿元-25%(约)
1968年2015.3亿元-4.2%(约)361.3亿元-13.9%(约)


(1)上述材料所示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
(2)材料一、二涉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针对材料三所示问题,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努力?
4 . “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地掀起一股诗歌创作的热潮,其中一首《炼铁颂》中说:“小小土炉昂起头,就像火龙朝天吼,群龙吐气气如虹,铁水沸腾向东流。”该诗反映了
A.全行业公私合营掀起高潮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实现
C.人民建设热情得到极大提高
D.国民经济调整取得巨大成就
6 . 下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7 . 如图漫画题为《大豆过江》,画中标注了此画是“1958年秋江苏邳县农民朱会然和华君武合作”完成,邓拓配诗“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身豆荚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该漫画反映出

A.过度追求高速度带来的浮夸风
B.当时我国生产力获得显著提升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D.探索建设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
8 .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出现了“跃进歌声满天飞,歌声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民只需半杆烟”的现象,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左”倾思想的扩展
B.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双百方针”的推动
2019-07-18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反映某时期生产劳动场景的一幅漫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B.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
C.人民群众积极劳动
D.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度
10 . 《人民日报》社论《把总路线的红旗插遍全国》提出:“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就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与这一评论关系最密切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掀起“大跃进”运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