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从右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钢铁“大跃进”(张乐平1958年)
①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以高指标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③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④钢铁生产形势喜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 . 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李锐的回忆录书《庐山会议实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极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人民公社B.大跃进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4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其措施之一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那么,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国先后存在约
A.10多年B.20多年C.30多年D.40多年
5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
A.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B.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C.“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D.苏联背信弃义
6 . 建国以来,山东某地对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要求在不同时期有很大差异。“拥护‘三大万岁’(即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社会主义觉悟高,生产劳动好、能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某时期对候选人提出的条件和要求,提出这一要求应该是在
A.1949-1951B.1951-1954C.1956-1957D.1958-1961年
7 . 图是漫画《摘棉花》。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 .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9 . 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决议(1956年9月)


材料二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之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中共中央向八大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1958年5月)


材料三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在本质上,依然是政权问题,就是资产阶级要推翻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而要大力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最重要的是要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人民日报》社论《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1967年11月6日)


回答:
①据材料一、二,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中共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有哪些变化?影响如何?
②据材料二、三从八大二次会议到“文革”,中共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又有哪些变化?在实践上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016-11-18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5月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